第402章 县舅爷(3 / 5)
后便没敢太过巴结。
当日风传了一阵子的“世家子”说法,半年后也没什么人还记得了。都被一连串的这个会那个会晃花了眼,又加上买卖挣钱的机会纷至沓来,连吃茶说闲话的人都少了,知县大人也只成了“大人”而已。
这回来的这县舅爷,却教众人好生见识了一回真正“世家子”的威风。
先说当日来的船,并不如齐家寻常家主出门时的三层楼船那般扎眼,可后来有懂行的人看了,说那位县舅爷乘的船,不说匠作手艺,光说那料子,就够一船队齐家那样楼船的。却是瞧着不起眼,实则那料子在暗夜里行船都能自带星光,极为珍罕,没个百十来年都收不齐够这一船的料。果然是世族威风,一下子把县里人看得金贵的齐家比得浅薄了。
且这位来了没两日,就在遇仙湖边一处园子里宴了回客。据说当时里头是琉璃壶、夜光杯、三代古瓷排排罗列,耀人眼目;上的菜更是别具一格,什么雨后爆长的高粱根掐作的龙须菜、柳竹东向二节的鞭笋尖、八百里外湘湖独产的鲜活银丝鱼……连宴上所奏乐曲,都是此间闻所未闻者,更别说那整套讲究至极的宴仪了。
——果然世家望族的气派,寻常人难以想见。
之前在知县大人那里吃了个软钉子的齐家和龚家,这下可算找对人了,两家都派了嫡系子弟以“向导当地”为由,整日跟着这位县舅爷鞍前马后地不辞劳苦。
渐渐的,县里茶馆酒肆,闲人唠嗑时候,都传起了这位县舅爷带来的真正贵族风尚,好似在他们寻常过日子的天上又发现了一重天似的,许多事情都有了新的高低好坏标准。
知县大人问自家夫人:“他就不能消停点儿?”
夫人也叹:“这样子还不如就去神庙里混着算了!”又道,“我已经给家里写了书信,反正我是管不了他了。”
知县大人跟着叹气:“真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早知道当日就不该招惹他!”
夫人细问起来,知县大人又给岔开了话头。
转天夫人把自家弟弟叫了来,一边说他行事太过招摇,一边又问他同自家姐夫打过什么交道,这位县舅爷便道:“姐夫说叫我给拿点‘起头钱’,到时候爹要追打我时候,就让我来这里避一避。我那时候也不太凑手,就先给了他两千两银子……”
夫人可算明白昨天知县大人那声长叹了,又想起当日辣茄会时,知县大人直接拿出来五百两现银慌托是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