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圣人在齿(3 / 5)
产的肥料,又能用在地上,实在是两全其美……”
知县大人等他叨叨够了,才道:“很好,听着有理有据,回去细写一个文报来,尤其有试行的各样数录千万都要记全了。等写好了拿来我看吧。”
方伯丰听了晓得是准了这事儿的意思,挺高兴地答应了。
这边知县大人说毕了公事,也不放他走,又同他闲聊起这一阵子县里的事情来。方伯丰便又说了许多沿河沿路的桑枝修剪、水路船只往来安排、官学生员去留等话。
知县大人忍不住问他:“之前同你提过这县丞之位,你如何想法?”
只看方伯丰面上神情,便晓得他果然不曾细想过,遂叹道:“你这……年岁可不大,又是正经典试出身的,且连年来都不过空年,皆有实绩,难道就不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看你细查县里诸事,当也是在公务民生上用心之人,怎么自己的事儿倒没什么打算!”
方伯丰便道:“农桑一体,是以这些细事走过看到了,才记在了心上;至于水运调度和官学之事,也都是从前做过的;都是具体事务,民生等话却说不上了。”
又细说几句,方伯丰临要走时,知县大人忽然道:“过些日子我这里会来两个先生,讲些科考政务之事,不如叫你家娃儿们也过来听听。”
方伯丰听了有些不接头脑,只好先答应着再说。
等他一走,知县大人就请了两位幕僚先生进来说了好一阵子的话。最后笑道:“天下真有这等人物,从前只听老爷子说什么‘为事不为名利’,我只当笑话听的,毕竟这世上多少人只把‘名利’当个真事儿来看,旁的不过是通往这二字的敲门砖罢了。却没想到真有这样的人物。”
幕僚便笑道:“都是大人的运气。”
知县大人笑着的脸上一僵:“别,我最烦听这俩字儿了。”
两位老先生对视一眼都笑起来,知县大人又道:“上次选育出来耐寒耐旱稻种的事儿已经报上去了,这回把养土法和饲养禽畜的法子再往上一送,我看也差不多了吧。这样的人才真不该埋没,他无心仕途也是好事,省得把大半精力耗在明枪暗箭上,才是真的可惜了。”
一位老先生便叹道:“先时这位小司长还说过要确定选育良种之法的事情,也不知道真假。若是果然可得,真是功德无量了。大人所谋之事也自然水到渠成,全不费力气。”
知县大人点点头,忽然又笑道:“我从小学的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