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后来(3)(7 / 12)
江喆走出来,顿她身旁。
“想什么呢?”
“觉得我们帮不了他们多少。”苏起说。
“尽力就行。”江喆道,“基金会联系了几家企业,下月来参观,他们会出钱给学校添电脑图书和桌椅。而且我昨天跟村长聊天,听说政府在建移民工程,大概后年,村子会从窑洞搬去乡镇的楼房里。”
苏起微微一笑:“那就好。”
江喆看了眼夜色中她的笑脸,又抬头看向星空,说:“北京的夜空没这么漂亮。”
苏起也仰望:“江喆,你以后想做什么?”
江喆往夜空指了一下:“那儿。”
“卫星火箭,空间站探测器,导弹巡航?”
“嗯。”他说,“做科研,载人空间站,天宫一号我是赶不上了。二号三号可以努力。”
苏起一笑:“不错,为国奋斗五十年。”
江喆笑:“你呢?”
苏起挑眉:“民航客机。”
江喆:“呵,比我志向高。”
苏起哈哈笑:“少来。”
江喆:“嗯,我国挑战波音空客垄断地位就靠你了。”
苏起:“得了吧,我这一代是不可能了。没关系,尽力给下一代铺路。”
江喆眼中闪过一丝动容,点头:“嗯,给下一代栽树。传接力棒。”
一个半月的支教时光飞驰而过,支教队离开那天,孩子们来相送,一边哭一边给老师们塞礼物,塑料花儿,圆珠笔,胶封上印着老旧挂历美女的本子。几个大学生全给弄得眼泪汪汪。
回程的火车上,苏起情绪低落,实在不舍。
过去那段与世隔绝的封闭而简单的日子,成了她心里的净土。
所谓支教,究竟是谁帮助了谁,说不清了。
回到北京,面对繁华都市,车水马龙,她头几天有些恍惚,一遍遍看着在高原上拍摄的孩子们的照片,一时接受不了场景的切换。她选了些照片发在网上,还写了长长的日志。哦对,校内网改名成了人人网了,据说为了扩大用户群。
一堆同学给她点赞留言,方菲在一张照片下评论:“你跟江喆看着挺配。”
那张照片里小学生排队放学回家,苏起和江喆站在一旁,穿着统一的支教队服,白色印花t恤,像情侣装。可那张照片里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