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3 / 7)
”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冲破时光阻隔,与三十六年前的一幕相交重合。
阮时意险些忘了。
当徐赫噩耗传来,她终日以泪洗脸、茶饭不思。
那时,娘家人低调南迁,唯年少的堂弟常来探视,曾替她端汤送粥,乃至亲手喂她喝药……
是他于徐家没落前借了一笔钱,还拿走徐赫的旧作和章子,保住她当时赖以存活的必需。
如今细想,他如未卜先知,不知不觉从憨厚老实的小堂弟,成为她和徐家最坚实的支柱。
若非一而再再而三的“逼婚”事件,患难与共的姐弟情谊,本应牢不可破。
******
见阮思彦分食桌上粥品和配菜,毫无审慎之色,还不住劝她多吃,阮时意料想他并无恶意,稍稍吃了几口。
热粥入腹,暖了肠胃,力气逐渐恢复,心却不争气地发软。
堂姐弟二人隔了一张木桌,缄默多于不尴不尬的闲谈。
兴许阮思彦断定她的怏怏不乐为药效未退,又软言安抚几句。
阮时意搁下手中银筷,柔柔抬眸,端量既熟悉又陌生的他。
堂弟比她小四岁,今年应有五十了。
但他保养得宜,一张秀气儒雅的面容如白玉雕琢,几乎难寻皱纹。
眉宇间潋滟温润圆融气度,举手投足从容优雅,仿如平易近人的世外仙君。
若不是亲耳听见,她很难相信,备受追捧的花鸟名家阮大人,背地里竟与雁族人有牵扯。
阮思彦注视她沉静眼眸,温声问:“可是乏了?”
阮时意鼻头一酸,檀唇轻启:“阮大人,请您……救救他。”
“我已派人去打听,你稍安勿躁。”
阮时意听出此为托词,语气多了一丝艰涩:“您若觉不便,要不……送我下山,我自己想办法?”
“天色已黑,山路崎岖,还是先安寝吧……”
“捷远,”阮时意如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改口唤了他的别字,“救他。”
阮思彦蓦地一震,如被施了定身法,片刻后沉嗓带哑:“您……终于不瞒我了?”
“救他,”阮时意嘴上重复,眸色凛然,“你做得到。”
阮思彦如被人当头一棒,错愕片晌:“何出此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