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表明态度崔家投靠 攀附权(4 / 4)
北王妃道:“不是我点得好,而是淮北的新戏好。以往孟府也曾送戏入宫,却还不如淮北的。”
从淮北带来的几台戏确实好,毕竟以淮北王府之力排戏所调用的资源要远胜于孟白一人,布景道剧演员都不是一个档次。坐在近处的崔六娘亦站起身来赞同道:“娘娘果然慧眼,我也瞧着比我们府里要好呢。”
应该是旭儿送了崔六娘母女回府的原故,时隔几天,卢八娘再看到的崔六娘简单直神采熠熠,她穿着来自淮北的最新绸缎做的大红缂丝衣袍,满面笑容,奉承过吴妃后又向卢八娘道:“今日参加了王妃的宴会,才知道自己见识的太少。”
一时间,这样的奉承一起涌到了卢八娘的面前,卢八娘含笑致谢,“哪里能得大家这样的夸奖呢,只是有些淮北的特别之处,大家觉得新鲜罢了。”
下一出戏尚未开始,正是大家谈笑的时候,吴妃向下面招了招手,“三娘,将你绣的北渡图拿来给王妃看。”说着向淮北王妃解释道:“三娘从小最喜欢听父兄讲淮北王和王妃北渡收复故土之事,特别仰慕王爷及王妃,长大了学会刺绣后,用了三年功夫绣出了一幅北渡图,正是取自王爷和王妃率大军北渡之事,献给王妃把玩。”
吴三娘当然是吴妃娘家的侄女了,卢八娘打量过去,见这个美丽的女孩子略带了淮南女子少见的英武之气,捧了一幅精美的绣品在自己面前展开。
“果然漂亮,上面的旌旗铠甲分明,人物战马都似活的一般。”卢八娘细细看了赞道,其实当年渡淮河时,淮北军哪里有几匹战马,几件铠甲,又哪里能似绣品中那样衣饰整齐呢!不过看在吴家为了讨淮北王府喜欢的原故上,她并不会说破。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接着评一下卢九娘,作者是不喜欢这个人物的,不是因为她是庶出,而是她的心思不正,所以她与崔嵘、陶耀光等几个人共同列为作者最不喜欢的人,当然也就没有给他们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