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7 / 7)
心思,笑着瞥了她一眼,答道。
听了陆轻萍教的内容,冷清秋松了一口气。不过对比起圣玛利亚女中的教学内容,想到自己就读的仁德女中,她的神色变得黯然起来。作为上海顶级贵族女子学校,她当然听说过圣玛利亚女校的名字,那可是和中西女中其名的学校,里面的课程五花八门,听说连怎么做菜都教授,而起还给起了个别致的名字,叫烹饪。自己所在的学校,走的是传统教育的路子,学校不肯教导那些“乱七八糟”的课程,除了开设一门洋文课,剩下唯一和西式教育沾点边的,就是个唱诗班。
陆轻萍注意到了冷清秋的神情,对她在想什么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这种事,目前她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因此她把话题岔开,将她被傅校长推荐进震旦大学读书的事情讲了出来。冷太太听了之后,欢喜万分,简直不敢置信,向陆轻萍再三确认犹自怀疑,直到陆轻萍把傅校长写的那封推荐书拿出来给冷太太看了之后,这才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民国的时候,上海有很多教会学校,所有教会学校都一样,重视英文,轻视中文。学生能说一口极其流利的英语,而中文却连一张便条也写不通顺。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是一种“文化侵略”。因此陆轻萍能讲的一口好外语,但是国文水平不高,在傅校长看来,是可以理解的。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陆轻萍的中文并不是很差,但是她的水平,拿到民国去,就是差。因为那个时候虽然推广白话文,但是当时的文人,其遣词造句的水平并不低,还是能随手写出旧体诗来的,而现在,写旧体诗,哪怕是中文系毕业的,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