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漠北消息(2 / 3)
绝于耳!
太中大夫邴原出列奏请道:“匈奴单于刘豹,深受陛下恩泽,如今却忘恩负义,如此卑劣行径,请陛下即刻发兵剿之!不杀刘豹不足以立天威!不灭匈奴不足以平民愤!”
“臣附议!请陛下即刻发兵!”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时间,群臣附议者不可胜数,然而奇怪的是附议的基本都是文臣,至于如赵云、马超,包括沮授等人却都没有出声。
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如邴原、许靖之流,他们眼里看到的一切跟军中将领们看到的并不一样,他们看到的只是匈奴人的挑衅和背叛,“脸面”重于一切。
然而在此纷争之世,需要考虑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
当然,沮授、赵云、马超等人没有出声,并不代表他们不赞同给匈奴人教训,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眼前这位从血与火中历练出来的君主定然已经有了对策。
作为武官,需要的只是听从命令,严格执行,至于其他,并不重要。
并州的情况刚刚说完,绕道去往漠北王庭的密使也来到了殿外,谒者上前禀奏,刘征即令密使上殿回话。
“匈奴王庭情形如何?”刘征问道。
密使显然是旅途奔波劳累,急着赶路,走上殿来时还有些一瘸一拐,这就是骑马太久的症状。“回禀陛下,不出陛下所料,匈奴大单于刘豹果然被幽禁在漠北王庭,微臣探知,匈奴各部首领,大多选择了支持左谷蠡王刘靖,眼下刘豹已经无计可施!匈奴之事,尽决
于谷蠡王刘靖!”
殿上众人闻听此消息,又被震惊了一回,刚才还言辞激烈的奏请要杀刘豹以立天威,现在突然说眼下的事情并非刘豹之意,众人不免有些怔住了。
刘征却是心下了然,其实刘征在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切,现在消息传了回来,只是印证了刘征心中的猜想罢了。并北之事,匈奴单于刘豹参没参与,事情便有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真要与全部匈奴人开战,这绝不是刘征想看到的局面。虽说当年屠灭鲜卑时,所剩的匈奴人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数万,可是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十余年间,重新聚拢起来的匈奴和长大成人的匈奴恐怕已经不下二三十万。要知道游牧民族可是全民皆兵的!刘征粗略估算,眼下的匈奴人所有兵力加在一起,恐怕至少也有六七万。虽然盘踞在并州北部的匈奴不过二三万,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