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2 / 3)
,不能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这种人即使再强大,也绝对不能够引领天下万民。没有柔软的内心,便不能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没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又怎么会懂得天下至理?
“若非侯爷体恤万民,眼前这些人恐怕已然命丧乱军之中了!侯爷爱民如此,百姓们也一定会感念侯爷厚恩。”荀说道。
“遭逢乱世,百姓们才是最不幸的人,可悲的是人心。豪强人主们以一己之私心,妄加于黎庶,以至命如草芥,生灵涂炭。我虽身为皇室宗亲,却也不得不权宜时变,眼下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刘征感叹道。
“侯爷此言差矣!豪强人主干戈社稷,视民如蝼蚁,此正是彰显侯爷仁义之处!世无屠夫,又如何显出圣贤仁、爱之广博?天下至理,万古真言,正在此间!”
此话一出,刘征、荀都为之一震,循声望去,正瞧见流民队伍中,一位纶巾儒士正骑着马向刘征这边走来。儒士背负行囊,单人匹马,穿着朴素却整洁。
刘征搭手行礼对儒士道:“先生谬赞!刘征但尽本分而已,岂敢称仁、义?”
儒士来到刘征身前,下马对刘征行礼道:
“闻听昌亭侯在汉中广行仁义之策,诸郡流民,都分给田地,衣食给养,不知可否赏在下一立锥之地?”
刘征、荀听了儒士这番话,两人不禁相视而笑,皇甫宁听了儒士的话,抢着替刘征回答道:
“先生看起来是个读书人,我们当然非常欢迎先生入居汉中,先生需要多少田地粮食,尽管开口。”
众人一听皇甫宁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皇甫宁反倒迷糊了,于是问荀道:
“荀先生!我哪里说的不对吗?”荀笑而不答,刘征走上前对儒士拱手道:
“刘征虽德薄位微,却是求贤若渴,听先生言语,想要定是不凡大才!刘征岂有不奉薪恭迎的道理!只是尚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儒士自第一眼见到刘征,便觉得器宇不凡,而且刘征身边的荀,看起来就不是一般人。之后又听到刘征与荀的对话,心中便明了了,眼前的就是勇救二帝的破虏将军汉中太守昌亭侯刘征,因此才接上话语。
几番话下来,刘征应对有度,对自己更是礼貌有加,儒士已然知道传言不假!于是开口回答道:
“在下冀州巨鹿郡广平人氏,姓沮名授,听闻汉中太守爱民如子,又广招才佐,不避庸愚,故而来此相投!希望能寻得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