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满载(12)(2 / 7)
得承受刘晓明妻子的骚扰。
拜那女人所赐,万鸿洲知道自己的皮囊对异性具有十足吸引力。
他喜欢逗那女人开心,让她在份额外给自己更多好处虽然不过是几个鸡蛋,几个包子,几角零钱,几沓稿纸。
稿纸是最重要的,他给杂志社报社投稿,编写各种励志故事。
幸好,清苦的生活截止到大学。
老师的话不错,大学为他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他靠自己勤工俭学维持生活,他什么都做,替考、家教、代写论文,倒买倒卖……后期,他一天的收入抵得上过去半年生活费。
那时候万鸿洲满心愿望脱离公社。他受够了每个月刘晓明用200块的汇款提醒他,就算他成年上了大学依然是公社的一份子。
大二暑假,他返回公社,在陈旧破烂的办公室翻找自己的档案。
在找到个人档案前,他先看到了一厚沓汇票,以及一本凌乱的记录。
万鸿洲这才了解,他有资助人,而且对方单给他个人的金额远超实得的十倍,甚至更多。
剩余的平均分配给公社其他孤寡。
万鸿洲翻看访客记录以及公社日志,知道了他的资助人是侯秉钧。他在杂志上看到万鸿洲的投稿,为少年的故事感动,决心资助他一直到读完书。但这废物根本写不来汇票,不懂流程,一切手续都给管家代办。
管家不会随便把钱给没有自理能力的未成年,所以他自作聪明地在收款栏写了公社。他定期来公社视察,在一封信上他写道:希望万小朋友懂得感恩,知道谁是他的衣食父母。
像万鸿洲这样的贫困孤儿,公社名册上的数字常年保持在七十个左右。
僧多粥少。
公社
也许对其他成员来说,公社是他们最后的家园,让他们至少有一口饭吃,不至于孤苦无依,沦落到断手断脚乞讨的地步。
得知真相的万鸿洲不这么看,公社无理掠夺了本应属于他的生活资本,让他不得不低人一等。
在最近一封信上看到那位归国华侨侯先生将在近期参访公社,万鸿洲打消了脱离公社的主意。他认为离开是变相对公社屈服,他不允许自己就那么放过公社。
他把办公室恢复原状,找到公社负责人,说感激公社多年来的照顾和培养,他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回馈公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