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逢灾事李二爷当朝问治田(2 / 4)
,有些人就按捺不住想对新法做手脚,果然,盛怒的皇帝立刻下令让此人收拾包袱外放去了。
“卿速将水灾一带的地方守吏的名字与官职都报上来,都水监勘察沿水利,朕要重罚有关官吏殆于职守之罪!”是年不到十的皇帝一反往日的阴柔,声音尖利,面色青紫,一举一动中都带上皇家特有的杀气,蔡确以及工部,都水监,包括司农寺的官员都应声接旨。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救灾,眼见便要入冬,而灾民们衣食居住都无着落,再者农田损失过大,如何补救亟待解决,还望陛下明鉴!”新任侍郎李蓉出列说道,眼角的余光看到都水监的好友冲自己用掩在身后的手表达了谢意,不由嘴角隐下一丝笑,朝堂应对,利己不损人,举手之劳嘛。
皇帝靠在龙椅上,吐出一口气,是啊救灾,几万的灾民啊,几十万的良田,这个时候正是水稻要丰收的时期,如今全部化为泡影了!皇帝的目光扫过众臣,见他们个个低头不语,不由泛起一丝心酸,目光落在人后的一个瘦的不像朝廷大员,倒像逃难的饥民一般的年轻人身上。
“刘卿!”皇帝精神一振,忙唤道。
“臣在!”刘小虎忙走上前来,感觉朝堂里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算起来他大概有一个月左右没有上朝了,猛然间对着神色不明的注视有种不适应的感觉。
“朕闻卿自七月歇假以来,浏览藏书,并外出游历,近日才回,可去了哪里?”皇帝看着这个有些日不见的少年,见他肤色黑了许多,人虽然瘦,但面上精神熠熠,身上带着一丝清新的乡野之气,不由缓解了一丝闷气,慢慢问道。
“臣前往泰和,拜访了屠龙翁。”刘小虎躬身答道。
“屠龙翁?”皇帝皱了皱眉头,在记忆中寻这个人,似乎在哪里听过一般,邓绾见状,忙出列道:“陛下,此为六年时江州司马”
皇帝一下想起来了,恍然道:“哦,就是那个在官府题诗不为官要去种田的小!”
邓绾便笑道:“正是,拂袖而去不为官,宦海几见心向田,问谁摘斗摩霄外,中有屠龙前贤的狂生。”
皇帝喜欢诗,但这诗他却不是很喜欢,至于这个人也没多少印象,不由好奇的问道:“刘卿与他旧识?”
刘小虎便点头道:“臣白衣时游历吴越与之相识,先生农事精通,曾指导臣救治稻瘟。”
皇帝哦了一声,忙道:“那么此人也是一位农事奇才?他为何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