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日子(二)(3 / 4)
!”
蒋振在头一两年,还能把蒋欣瑶说得哑口无言,咬牙切齿。两年过后,蒋欣瑶长江后浪推前浪,祖父气死在沙滩上。蒋振再也不是蒋欣瑶的对手。
蒋振屡尝败绩,不由的对着蒋全、蒋福两人长叹道:“我这个孙女,极为厉害。心思缜密,藏峰隐剑,十八般兵器,全收在库里,轻易不用,用则必胜,是个人精!”
蒋福深以为然,频频点头。
蒋全面无表情,不屑一顾!
争论过后,欣瑶更多的时候是听老爷子讲些史记,人文传记,英雄谋略的书,且听得津津有味。
蒋振这人所学颇杂,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策问诗赋等样样拿手。
欣瑶一向认为,要了解一个人,唯有倾听。她能从老爷子的经历中,看到他的性格,爱好,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
蒋振许是年纪大了,也愿意回忆起年轻时候的事情,只选些有趣的,好玩的供孙女一乐。
每日下午,蒋欣瑶便和李妈妈,冬梅,莺归围在一起做做针线,聊聊家常。
宋芸一年前因觉得无甚可教,提出辞呈。
欣瑶素喜她的性子,再三挽留。两人一合计,欣瑶拿出了这两年存下的银子,并光明正大的在老爷子那儿打了几次秋风,合谋在镇上开了间绣纺,约定四六分成。
欣瑶负责出钱,万事不管,坐收六成利。
这几年蒋欣瑶的女红有十足的进步,飞针走线时如行云流水,成品精细灵动,栩栩如生。只宋芸走后,一日懒过一日,送给老爷子的荷塘月色屏风,绣了半年,绣了两片叶子,成形的荷花一朵也无,只说慢工出细活。
李妈妈看不过,偶尔说上一两句,蒋欣瑶更是三天不动针线,直把李妈妈气得个倒仰。
欣瑶认为,绣品就像前世的旅行,终点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行程中的风景。
当拿起针线时,欣瑶的呼吸是缓慢的,心情是平静的,脑子再无杂念,她觉得生命的美好就在于专注,她享受这样的专注。
莺归在冬梅的**下,越来越有师傅的影子,做事稳重,心细如发。常常在小姐看书累时,捧上一杯茶茗;在深夜临窗而立时披上一件外袍;在和老爷争斗后,为两人做上一两个好菜。欣瑶倍感窝心。
这丫鬟在厨艺上有些天份,这点让她的小姐喜不自禁。
最初是欣瑶突然怀念起南京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