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桩命案(中)(2 / 4)
的威名,万事还得要仰仗二位啊”。
“只是……”,沈尘略显停顿片刻道;“只是,这办案得按朝廷章法,一切听候樊知县的差遣……”。
“仲逸心暗暗叫声“好”,沈尘品的邹公子的话外之音,恰到好处之言:不知邹公子是否领略到了其的言外之意。
果不其然,邹公子立刻赔笑道:“果然是沈捕头,不但刀法了得,这口才也非常人能,来来来,喝酒、喝酒”。
……
午后,街行人来来往往,依旧那般热闹,原本打算在运来客栈找寻些许被遗漏的线索,看样子今日似乎要失望而归了。
出了客栈,仲逸心疑惑不解:照理说,邹公子应全力配合破案才对,毕竟他与死者是堂兄弟,且邹小五也所管账目皆为邹家买卖所得。
这般好生招待,却对邹小五身前之事只字未提,匆匆离去之时,邹公子并未吩咐客栈掌柜安排伙计提供邹小五的情况。
沈尘眉头紧锁,亦是心事重重,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查案的疑惑。
当差有些年头了,在这县衙,沈捕头的确人人皆知,当初他年少气盛,总不受前几任知县待见,后来自知胳膊拧不过大腿便有所收敛。好在他办差总有些成效,在这帮差役威信颇高,年复一年的也这么过来了。
人们都习惯称他为沈捕头,属下都亲切的称他“头儿”,时间长了,以至于他自己都快忘了,其实他的真名叫“沈尘”。
久在衙门,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个道理沈尘自然是明白的。
而此刻眼前这位初来县衙的仲先生便是他首先要“三思”之人。
沈捕头明白:在蠡县县衙里,樊予什么事都可以管,那么跟着他的仲先生自然事事皆可协助,这不是他们这些下属能左右的。
只是樊予初来蠡县赴任,别人无从知晓他的秉性,自然不敢放开手脚去办案了。
这个仲先生小觑不得:他冲在前面,背后是樊予。同样,樊予抛头露面,而作为他的幕友,背后自然也有仲先生的影子。
若能与仲逸同心同力,则既可全力破案,亦会得到樊予大力支持。
试探?对,只有试探一番便可知其一二。
“仲先生,咱们接下来?”,沈尘试探道:“是去城南的那处私宅?还是直接回县衙向樊知县禀报今日客栈之事?”。
仲逸脱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