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大多数都是普通人(2 / 3)
钱,唐觉晓重生前票房一年500亿,影星拍一部稿酬几千万,不知道多少人做过明星梦,跑过龙套……
实际上有一个巨大的缺口,许多人没意识到,当意识到的时候,人们会蜂拥而至。
农业一年缺口900亿美金,算下来就是6000亿人民币,这是阅文每年发的钱的120倍,是中国每年票房的12倍,而且所有人都有可能参与其中,只要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野心就会滋生……
思考上层,官府是一定会支持的,毕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考劳力,许多闲着的老人可以当半个成年人用,养鸡、养蚯蚓也不怎么用劳动力。
销路其实也简单。
搜索“蚯蚓”是找不到干这个的人的,就好比唐觉晓内心尊敬大德鲁伊,平时哪里会直呼其名?都是称粮神、大德鲁伊。
搜索“地龙”立刻就不一样了。
要想真正赚钱,做大做强,那么就会接触到卖蚯蚓开肚机的人,晒干后30到80一斤的收购价,药品级甚至能卖到200,看运气和市场。运气好的时候自然就发了,运气不好,也就那样吧。
蚯蚓在20来度的时候,三五天产卵一枚,每枚孵化7只蚯蚓。
换而言之,一个人只要春天弄到一斤蚯蚓,晚秋的时候他就在头疼这几千斤蚯蚓该卖给谁。
这生意要是唐觉晓一个人吃得下,他绝对不会泄露半句,但如今偏偏是市场没完善和成熟,所以他才会说出来。
蚯蚓+养鸡+红薯是简单操作。
高深操作,桂省农业强项在杂交水稻,一块水田只产出水稻,那就真的太亏了。桂省的农科研究者在推广稻田养小龙虾,初期倒是挺赚的,后期价格恢复理性,就赚的少了。
小龙虾吃蚯蚓。
蚯蚓肥的肥力惊人,把盆养蚯蚓倒入稻田,稻田肥力本身就会上涨,再加上小龙虾会吃蚯蚓,小龙虾存活率会涨很多,会很肥。
同理各种养蟹的、搞水塘的,甚至是包水库的。
如果是旱田,普通的种东西,不管是种什么都行。蚯蚓养多了,连着蚯蚓土和蚯蚓一起放下去,就能疯狂肥田,可以无脑操作。
每个人都有梦,能做到哪一步不一定。
现在唐觉晓有好的点子,利国利民的,真执行到位了,也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钱。就当培育市场好了,他一个人肯定也做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