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创建学校(2 /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咱们虽然不在大城市,如果将这一招牌做响了的话,肯定会是一个很不错的经济项目,政府应该能给点支持。”
“行,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柴雨晴要做教育产业,刘晓晓决定参股百分之二十;徐维佳不缺钱,但怕两个女儿缺,她也拿了钱参了百分之十。余下的就是柴雨晴做大股东了。
“你别当甩手掌柜,咱们要做的事还多得很。”刘晓晓道:“教师还好办一些,有钱肯定能招得到人,最不好办的是生源,咱们得考虑从哪儿来?”
生源,柴雨晴抿嘴一笑,她有信心不缺。
“自主招生考试高中学生,年级五十名的学生免学费。”柴雨晴很不要脸的用这种形式去和公立学校“抢”人。
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其实挺好的,但是签于一个问题,学生多,生源参差不齐,导致老师都很疲惫,一说是不负责任二来也是累不过来。
“先招五个班,每个班四十名学生,配最好的老师和班主任,将教学质量抓起来。”严格意义上说,这五个班的孩子就是她的敲门砖。
这个学校建立在荣隆县,公立学校叫荣隆中学了,她就给学校取名双隆实验中学。
柴雨晴从决定办学校申请资质到拿地修教学楼,再到招老师招生同步进行,前前后后用了半年时间,双隆实验中学挂牌。
“第一批生源情况如何?”这才是关键。
“有点恼火。”刘晓晓道:“来考试的学生也只有两百多,我们录取了两百个。”要不然五个班都招不齐了:“成绩好的只有一班,其他的几个班的孩子成绩简直就是公立学校的中等偏下。”
中等还偏下!
这可就是一个挑战了。
“是啊,我有时候都在寻思,将好的学生教出来考上大学真的不算是本事,有本事,就将那四个班的孩子也给教出来。”
“怎么样,有信心吗?”柴雨晴为着担任校长的刘晓晓。
“没有。”刘晓晓想都不想的回答:“雨晴,我觉得我们有点太急了点。”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的生源从幼儿园开始一步步抓,而不是一来就搞高中。
“我有一个想法。”刘晓晓的话给了柴雨晴一个启发,没有孩子天生就是笨的,只有不会教的:“我们针对每一个孩子给他树立一个奋斗目标,让他们一步步的达到那个标准,增强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