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妈的后事(3 / 3)
不止这一点。
以大姨为首的娘家姐妹们也出钱请了狮子。
这个狮子不是动物,而是民间的一种杂耍。
有说请狮子是给死去的人改罪。
柴雨晴都不知道这个罪是从何而来的。
总之,她清楚的记得这一夜的确很热闹。
丧宴共办了三十桌。
在吃饭的时候,大伯提了掌坛的锣,喊了姐妹二人一起出去。
“先去吃衣禄。”所谓的衣禄,就是用筷子在大甑子里挑一口米饭来吃。
姐妹俩都吃了,然后被安排跪在了面朝席位的那个方向。
“锣响三声,惊动四邻,孝子磕头,谢恩谢恩!”大伯敲了三下锣,扯开嗓门大声吆喝。
前世的柴雨晴觉得那就是一个仪式,如今一句句听了进去,感觉真正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因此,每一个头都磕得特别实诚。
孝子谢恩后,丧席就开始了。
家虽然穷,但是席还是很丰盛的。
这个丧事也办得很热闹。
屋堂里,灵堂前锣鼓声声;院坝里,狮子表演也是叫好声不断,门前的干田里,围着不少的人在看电影。
穷生富埋!
有人说这是一种浪费。
柴雨晴却感觉这是一种告别仪式。
活着的人以自己有限的能力,亲戚朋友尽可能来看她最后一眼;然后热热闹闹的将她送上山。
谢恩之后,就有邻居嫂子塞了碗筷过来。
“你们快抓紧时间吃饭,等会儿又要做法事了。”嫂子道:“你们今天是孝子,是不能坐凳子的,只能站着吃。”
柴雨晴知道,丧席几乎都没有凳子,客人也不会计较那些,皆是因为与过寿成亲的红事不同的原因。
正吃着饭,又说有亲戚来了,让柴雨晴去接待。
原来是离了一个城的四姨家的表哥到了。
柴雨晴跪在了他的面前,小小少年就是一家人的代表,慌乱的将她扶了起来。
娘家的侄儿侄女同这边的侄儿侄女是一样的待遇,也是要戴孝帕的,可是孝帕已经发完了,当下阿婆就将一岁半小堂弟头的孝帕扯了下来递给了周家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