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陆记饭庄(2 / 4)
不自觉有补偿心理,于是,这批人他挑了几个能干的妇人,准备放在饭庄,余下的放在酒庄了。
陆祁浩准备在端午节前夕开业。大魏朝也有端午节的说法,不过不是为了纪念谁,而就是一个固定的节日而已。
但由于饭庄酒庄同步开业,需要人手极多,他不可能每个人都买回来,这是不现实的,只能外招。
招人此事就不必走牙行了,免得花钱。
他开的工钱和春风楼一样,一个跑堂伙计开月银500文,但他设定了严格的绩效制度,假如绩效考核高,也就是说如果你做的好,甚至可以拿到1000文,拿着死工资干活儿哪有既有工资又有奖金能提高人的积极性。
这些人不知道什么叫绩效,等到正式开始上工的时候就知道了,任何人干活,只要和钱有关,都会更卖力的。
关于招人,陆祁浩是想招一些很缺钱又勤快的人,于是:
“杨叔,这柳州城一般哪里等活儿干的人最多?” 对于这种民生问题,还是问年纪大的人比较好,比如杨大福,他肯定知道。
“自然是运河码头的人最多的,大郎你问这个干什么?”
“招人。”陆祈浩简单回答。
“大郎……”杨大福说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咦,杨叔可是有什么好办法?”
“我这么想着,既然缺人,可以问问安里屯,那些年轻后生定是有人愿意的。”
“恩。”陆祈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现在缺人极多,可等以后稳定了再说。”
“那好吧。”杨大福憨厚的应了,虽然他不明白为何要等稳定了再让人来,不过也没有去质疑,毕竟大郎做事总有他的理。
陆祈浩的想法也很简单,他需要的人手很多,安里屯就来人也不够,况且,开业阶段还是少招点熟人进来的来,若是有人来,到时候说是你饭庄缺人,人家是来帮忙的,高高在上,弄的大家都好看,索性避免这种事。
以后缺人,他们愿意来就好。
“小木和阿弟,你们两人跟我跑一趟码头。”
杨大福奇怪的看了陆祈浩一眼,为啥大郎现在改口叫自家小郎名字了?
码头等着干活的人很多 ,就跟后世打临工的一样,每天就赚个文钱,但又勤劳肯干。
果然,陆祈浩到了码头,这里很多人等着干活呢。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