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事发(2 / 3)
将百姓逼得转投西蜀,西北门户向西蜀大开,这不是等于将李乾的江山败坏了,等着西蜀前来接手,不费吹灰之力。
这下子算是触了皇帝的逆鳞,叫其在一众大臣和天下百姓间失了颜面。
此次断不可能如往常那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靠着平衡之术来补上西昌郡这一个大窟窿。
于是,李乾在朝堂上发了一通火,连下旨意,夺了西昌郡一干官吏的职,派出护龙卫将他们即刻押送回京,等候发落,又临时任命新的郡守,去收拾这一摊烂摊子。
这一通旨令比作平时可谓是雷厉风行了,奇的是朝堂上竟无一人予以阻挠。
胡老丞相老神在在地执着笏板,不发一语,座下门生通了声气,一个个地细数那西昌郡的窟窿,谴责一干官吏的滔天罪责。
而武将这边,俱都眼观鼻鼻观心,闷声不响。不是他们不想反驳,实在是没法反驳。
这西昌郡原是柱国将军,哦不,是现在的护国将军的治辖之地,后因其接管东南兵权,让了出去。虽说让了出来,但也填了不少手底下的人进去,这西昌郡郡守便是以前元老将军麾下的一员参将。
元老将军从柱国将军降为了护国将军,元家已不得圣心,如今西昌郡事发,搞不好便会殃及元老将军。
能在京中混至今日还好端端站在朝堂上的,哪一个不是人精?此时开口,无异于引火烧身,这个道理,谁都懂。
于是,一槌定音。护龙卫卫长罗晋带了两个手下火速前往西昌郡缉拿罪臣。文武两派各举荐一名新任郡守,分管文吏武治,前往任职。
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奈何西昌郡这窟窿委实过大了些,那么大的一个郡,却连其他郡的一个小镇都比不得,百姓流失已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余下来的百姓也多是些走不了了等死的。
想要恢复西昌郡的生机,人才是关键。
可是上哪儿去弄人呢?于是,满朝堂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西蜀。
西昌郡紧邻西蜀,天乾的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但有一丝向生的,即便是挪着也都挪去了西蜀。
既然西蜀是症结所在,百官就提出派使臣出使西蜀,正面交涉,让西蜀国交还我天乾子民。
又有那自视甚高的出言反驳,言我堂堂天乾大国,岂是那边陲小国能比的,诱拐我朝子民已是对我朝吾皇的大不敬,若我朝主动出使岂非太抬举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