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崔老道捉妖(上)(15 / 16)
把钱要到手了,下次人家也就不来了。所以崔老道对杨二爷没什么印象。杨二爷见崔老道也被抓了进来,不忍心看他稀里糊涂成为刀下之鬼,这才几次三番拦住了没让他跑出去,救了他一命。
救命之恩,如同再造,这也不止救了他一个人,相当于救了一大家子老小。崔老道千恩万谢,又要给杨二爷下拜。杨二爷却摆摆手说:“此地不是说话的所在,再说杨某也是举手之劳,道长不必言谢,如今时局不稳,今后还要多加小心,倘若再有个为难着窄,尽管开口,杨某定当尽力而为。”
从此崔老道跟杨二爷两个人经常走动,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杨二爷也没少给崔老道帮忙。崔老道连说书带算卦,辛辛苦苦挣的这几个钱,刚够一家子嚼谷,也就是凑合着饿不死,一辈子没少吃苦受累,不想让后人再学他的本事。可穷人能有几个阔朋友?想找门路改门风可没那么简单,只好又托到杨二爷,请他帮自己儿子找位师傅,正正经经学门手艺,将来甭管贫富,至少可以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绝不能跟他一样再吃江湖饭了。
杨二爷这人长得面相不好,看着就吓人,又是穿官衣的,不熟的见了都躲着走,不敢跟他对眼神儿,但他是个热心肠。书中代言,杨二爷是怎么个长相呢?印堂窄、人中短、鼓鼻梁、耷拉嘴角,看上去有几分凶恶,可是面恶心善,一旦有朋友求到他头上,吃多大苦受多大累,哪怕是搭功夫搭钱跑断了腿,事儿也得办。一来二去还真在城里找到一位手艺高明的木匠,让崔老道的儿子去做木匠学徒。那年头当学徒都是吃苦受累,木匠行中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学三年,帮三年。”也就是说,学徒到师父家里学手艺,不用付给师父学费,师父还得管吃管住,但不论什么脏活儿累活儿,擦桌子洗碗哄孩子,只要师父师娘吩咐下来,都必须要做。虽然说管吃管住,可吃什么住什么,那就得听师父的了。可以说当学徒非常苦。学艺这段时间一共为期三年,三年之中师父将自身本领悉心传授。三年师满,徒弟却不能马上另立门户,还要在师傅家帮工三年,仍然按照学徒的待遇,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是为了报答师傅传授本领的恩情。三节两寿还必须有所表示,三节指五月节、八月节和春节,两寿指是师父师娘各自的寿日,都得准备一份贺礼。俗话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得当成亲爹那样孝敬。
木匠这一行“学三年,帮三年”,最少六年之后才能自己接活赚钱。六年时间可不短,人这一辈子才有几个六年?有许多急于自己创业的学徒,耐不住这连学带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