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话?假话?(4 / 5)
儿臣准备编纂一本《汉奸录》,收录古往今来几乎所有汉奸的名字和事迹,这些世家一个也不能放过,全部都要记录在册,被万世唾骂……”
李世民抚掌大笑:“这样处理当真的痛快至极,不光是你可以将心头之恨发泄出去,就连朕也能够好好的出一口气……不过朕还是想听听你的假话是什么?”
“儿臣的假话则是……这帮罪人虽然罪该万死,但毕竟各为其主,兵不厌诈,胜者为王,为此不择手段倒也理所应当。他们勾结外敌固然要被千刀万剐,但他们的家人却并没有参与进来,只需要尽数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就可以了。”
李世民道:“这个处罚光是听听就觉得让人不甘心,若是让朕来处理这件事的话,八成都不会这么做的。”
李贞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可是虽然真心话足够痛快,但儿臣却不得不选择假话来执行。”
“哦?”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狼毫,饶有兴趣的问道:“这是为何?这些人不但是汉奸,而且还是逆贼,而无论是卖国还是造反,在《贞观律》里面可都是诛九族的重罪……既然灭族既合乎情理法理,又能让你我感到舒心,你为什么不选择这个处理方法呢?”
“可是法不责众啊。”李贞又发出了一声苦笑:“此次参与九弟叛乱的各大势力光是世家的头头脑脑就有不下百人,他们各自又都有庞大的宗族,全部的九族算下来的话可就是数万人啊,如果全杀了,天下人岂不是真的要将儿臣看作杀人狂了?
何况光是这几万人的世家的话,儿臣狠狠心的或许话还可以全部杀掉,但父皇不要忘了,支持九弟的势力可还有儒家和佛门这两个庞然大物啊,这两大势力每一个都有数百上千万的信众和弟子,难道儿臣还能将这些人全部杀光不成?”
“贞儿,你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李世民抚须赞道:“你要记住了,为君者,最忌的便是意气用事,任何事情都是要从大局的角度来看待的,在君主眼里从来就没有恩与仇,更没有情与义,一个英明的君主眼中从来有的就只有利益,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需要从大唐的角度出发。只要符合大唐利益,哪怕这个人犯了杀头的重罪,你也必须要赦免他。而如果一个人的存在对大唐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坏处多多,哪怕他是无辜之辈,在必要时候也必须要痛下杀手……
就好像魏征一样,他昔日在息王麾下的时候,可没少与父皇为难,好几次父皇都差一点被他给逼入绝境,当时父皇就在想,如果父皇能够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