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北疆异动(1 / 5)
就在朱宸濠继承宁王之位的圣旨正快马加鞭送往江西的时候, 从北边忽然传来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 说是有鞑靼部族趁着年关时节南下劫掠, 竟是直奔居庸关而来。
居庸关乃是扼守京城之北最紧要的关隘,其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平日里此处常年陈兵数万,防备的便是鞑靼突袭。尽管多年以来,鞑靼几乎从未突破宣府、蓟州等边镇打造的防线。但如今他们突然南下, 再如何提防都不过分。毕竟事有万一,如果因为疏忽或者轻敌令居庸关失守, 京城就将面对兵临城下的险境。
朱祐樘接到奏报后, 神色微沉:“朕先前并未接到草原异动的奏报, 为何鞑靼竟能瞒过咱们布置在边境的探子南下?他们又为何非得冒险南下?今岁草原应当没有发生过饥荒, 咱们也开了几处互市之所交易茶马, 形势本不应该如此严峻。”
“陛下,鞑靼人乃豺狼之性,不可用寻常之理揣度。”礼部尚书出列道。在他看来, 与那些野蛮人讲道理,本来便是没有意义的。野蛮人不知礼节,哪里能讲得通道理?与其推测他们因何而南下劫掠,倒不如尽快做出应对。
“人的一举一动,内中必有缘由驱使,谓之‘动机’。”朱祐樘道, “不仅朕与诸位爱卿行事有动机,草原上的鞑靼以及林地里的女真人亦不例外。如今鞑靼人衣食无忧,却甘愿冒死犯边, 你们不觉得奇怪么?”
内阁几位阁老互相对视,因徐溥告老还乡而升为首辅的刘健道:“陛下,听说犯边的部落不是别人,正是朵颜部。”
提到“朵颜部”,在场众臣的神色都不由得微微一变。因为朵颜部从前曾经是大名鼎鼎的朵颜三卫之一,而这朵颜三卫曾属于宁献王朱权统辖。那还是高祖时期的事,迫于数次大败,这几个部落随着首领投降,被高祖封为朵颜卫、泰宁卫以及福余卫。他们驻守的地区,就是宁献王朱权所在的大宁府。
可没过多久,这三卫便反叛投了鞑靼新汗,随后多次随着鞑靼部落攻打国朝。直至太宗皇帝登基初期想以安抚他们为上策,他们却仍是不肯领情。太宗皇帝一怒之下三次远征草原,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饶是如此,这三卫亦是很快便卷土重来,趁着仁宣时期两位皇帝忽略北境防备,渐渐蚕食了大宁地区。到得如今,他们竟然已经来到了长城脚下放牧。
不过,因着离国朝近些,朵颜部日子过得丰足,倒也并不是年年都会闹事。有时鞑靼其他部落南下,他们也跟着过来,绝大多数时候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