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开始练兵(1 / 4)
朱祐樘原便有心栽培王守仁, 自然不可能坐视他被言官围攻。见自家卿卿和大胖儿子都替王守仁担心, 他便顺水推舟地答应母子俩必定会好好护着他。这时候, 隆庆州中发生的诸事也已经传到了京城,一直担心儿子胡来的王华险些气了个仰倒。
翌日一早,便有言官按捺不住跳出来弹劾。王华瞪圆了眼睛,顿时心急如焚。他有心想保护儿子, 阻止这个人以各种诛心的言论挑拨离间。可到底为人端方,实在是做不出扑上去拿笏板教训对方的举动来。
朱祐樘扫了他一眼, 见他脸涨得通红, 气得浑身颤抖, 难免有些同情。他并未继续听底下言官慷慨激昂地念完弹劾的折子, 直截了当地打断道:“王爱卿并非擅自行事, 朕早知他打算做甚么,也觉得他以役代赈的法子着实很不错。此事与边疆防务以及军户无关,只是他体恤贫苦农家无粮过冬罢了。”
言官们愣住了, 还想再辩驳几句,就听皇帝陛下淡淡地道:“怎么,直接煮粥赈济民众是善心是功绩,换一种方式让民众熬过寒冷和饥荒,在你们看来就是图谋不轨?以工代赈不是常有么?以役代赈有何不可?”
“但这种‘役’并非平常徭役……”还有人梗着脖子抢答。
皇帝陛下接道:“在朕看来,两者没有甚么不同。这也是一种教化之功, 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民众受罪,囿于成见怎么也不肯教他们自卫自护的法子。救人一命,授人以渔, 比甚么都更重要。”
此事就这样平息了,王华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时,还有些难以置信,迷迷糊糊地就回到了翰林院。呆坐了半晌,他回过神来,立即怒气冲冲地磨墨提笔,给儿子写了厚厚一叠家信,从头到尾都在责备他太过鲁莽。等到写完信,他才恍然想起今日理应由他负责在文华殿授课,于是又紧赶慢赶地朝着文华殿去了。
朱厚照听说小王先生成功避过险境后,也松了口气。他刻意地捧着那封信,在爹娘跟前读了又读,仿佛这几页字就足够他回味数十遍上百遍似的。时不时他还会问:“这种法子能推行到其他边境地区么?费不费粮食?也不知道小王先生操练得到底好不好。爹,娘,你们不好奇小王先生怎么操练那些民众么?”
“练兵之法自有成例,你跟在他身边学了那么久,应该比我们更清楚罢?”张清皎笑道,“可愿意替我们答疑解惑?”
朱厚照见娘如此配合,赶紧滔滔不绝地回答起来。经过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铺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