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太子起意(1 / 4)
就在朱祐樘与张清皎按兵不动, 静观张延龄和仙游长公主之间产生的微妙变化时, 户部尚书周经拿着张鹤龄写的文书, 正乐得连胡须都翘了起来。这份文书写得简明扼要,除了前后几行字概括了些主要内容外,中间只有一张规规整整的表格。这张表格看起来有些奇怪,比常见的表格更加复杂, 但奇妙的是,不需要解释也能看得懂。
周经只是扫了几眼, 便明白上头规规整整地计算出了各地皇庄与皇铺应当缴纳的田赋与商税。不像从前他所见的文书那般复杂混乱, 如皇庄部分是这么写的:一列写的是皇庄所在的地区, 一列是该地区皇庄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的亩数, 一列是应缴纳的田赋, 一列则是因遇灾、赈灾或其他缘由经过减免后实际缴纳的田赋。最后下方总计出数字,连串的数字漂亮得让他觉得无比满足。
皇铺部分亦相同,因着眼下的皇铺并不算多, 看起来比皇庄部分更加简单:一列写皇铺所在的地区,一列则是皇铺经营的种类,一列是应缴纳的商税,一列则是因茶马互市等缘由经过减免后实际缴纳的商税。下方的数字看起来与田赋完全无法相较,但可想而知,一旦全国各地都开起了皇家粮铺, 商路拓展更顺利,这个数字绝对会翻着倍地往上涨。
周经看得神清气爽,抄起这本文书就直奔乾清宫。正好内阁的五位阁老在, 朱祐樘看过文书后,便让他们也传阅了一遍。上头的数字几乎让所有人都震惊了,想不到皇庄皇铺缴纳的田赋商税竟然隐隐有超过最为富裕的浙江、南直隶等地的倾向。
原本徐溥等人对括隐之后的结果还隐隐有几分忧虑,如今终于能够放心了。说实话,他们一直有些担心,如此庞大的皇庄管理起来未必容易,若是产粮不如预期,又有蛀虫从中作梗,皇庄给户部带来的收益必定会远远低于先前所想。却不曾想,皇后娘娘果然手段了得,当年只会四处搜刮作恶的御马监,竟然真能担负起如此重要的责任。
“陛下,甚么时候让娘娘在文书上用印?”周经捋着胡须问。
“着什么急?”朱祐樘瞥了瞥他,“往常督运各地漕粮的时候,也不见你们户部着急成这样啊。”南方缴纳田赋通常分作两趟,一趟在早稻收割后,一趟则在晚稻收割后。不过,因着晚稻的收割时间往往是九月末十月初,待到各地田赋交上来之后运河已经封航不通行了,故而往往在次年三四月份再往京城送。
“若是催一催就能赶在年前运来漕粮入库,微臣自然会不遗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