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 / 4)
胜澜院中,荷花池边,凉亭之下,顾如泱与昭阳二人对坐于石桌左右,一人粗衣简妆,一人锦衣华服,一人粗犷,一人细腻,偏是这完全不同的二人,却又谈笑风生。
杜咏这次可没打圆场,那两人出海之后好像熟识了许多,就连奉剑奉笛都觉得有些异样。这次昭阳大方得提出了朝廷的条件,顾如泱也爽快的应了下来,完全没有之前的剑拔弩张,杜咏知道现在这让人误以为惬意的对话,并不是二人真的交好,而是昭阳做足了功夫的结果。
这次朝廷开的条件,虽然不及与陈青川交易时那样的丰富,但每一样都打在了顾如泱的心上:首先朝廷提供蜀锦、大米及工艺制品由万世港负责出口,并且朝廷以低价向万世港提供铁器与装备,同时授予昭阳水师虎符,持此符便可调动念归城十万水师。而万世港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修路,由万世港出资修建一条直达念归城的大路,此路还需连接万世港周围的几个重镇,主路可同时并驾六辆马车,分支下去的干道也也要通行至少四辆马车,整个工程需在四年内完成。
顾如泱内心里倒是钦佩起昭阳的魄力,本来只是想卖她些薄面,走走过场,可没想到昭阳带来了如此的惊喜。这些条件看似只是寻常交易,但它产生的价值比这可笑的联姻更能让两股势力同气连枝。
自古以来太平岛就是贫瘠之地,为什么这里海贼盛行,就是在这个地方除了岛与海就别无它物了,无奈之下人们才上海打劫,虽然后来又有了码头,促生了交易,海贼们也变成了海商,做起了倒腾海货的买卖,但终究不是做着太平岛自己的交易。
而大周朝廷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他们还带来了北陆上的工艺与技术,如蜀锦产自北陆西南,若要将这锦缎从蜀地运出都得耗时半月,更别说运出海外了。太平岛上虽不缺大米,可却没有北陆那样的优质香米,而秦氏南逃也带来了上好的种子,早在一年前顾如泱品尝过南岸的米香了,金冶、陶艺就更不用说了,秦氏宫中的匠人拥有着无可替代的技艺,这一切都意味着万世港的货品将直接从太平岛产出,她无需再冒着危险跨过穹珥海峡去到北陆做走|私。
至于朝廷要求修路,其实不用对方提顾如泱也会主动做,如果之后的货物由南岸提供,其实走陆路将更加便利,最后昭阳手持虎符一说顾如泱倒并不再意,但也见朝廷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或者说是昭阳拿出足够的诚意。
见顾如泱嘴角上扬,神色之间都是掩不住的高兴,她就知道这次的条件是打中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