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跑商离家(2 / 4)
酿的酒。
而一旁的张书文像是饿了几天的狼完全没有意识到他郁闷的心情,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生怕有人和他抢一样。
若不是为了接下来的路程,薛铭真的不愿意在动下一筷子。目光将酒楼上下打量了一遍,问道:“在这买一家酒楼多少钱?”
张书文往嘴里塞了一块鸡肉,喝了口酒咽下去,道:“我琢磨着也就两三百两吧,咱们这地方小,要是去县里开家酒楼就贵着哩,去府城和省城就更贵,少说也得两千两。”
薛铭在听到价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一趟走商定时要走半个多月,他计划是先去县城摸摸情况,有了足够的银钱在去府城和省城。
张书文又问:“老板你要开酒楼吗?咱们这里的酒楼不挣钱,亏,很亏!”
回去肯定是要带点东西送人,按照现代人的套路就送房送车。薛铭要送的就是酒楼,就宋平安的手艺不开酒楼浪费了。
如此他又喝了口酒,打算等回来的时候让张书文去打听,价格合适的话就给宋平安盘下一家酒楼做礼物。
吃饱喝足张书文便带他去附近瓷器店里,买了十个碗又去准备足够的干粮,最后在渡口雇了一条乌篷船,船家姓张和张书文有过交集,家里也不容易平时靠着打鱼也赚不了几个钱,说了路线谈妥了价格便帮忙搬梅子登船。
路上碰到大点的镇,薛铭都会让张老更停船,下去摆摊卖一天酸梅汁和冰块,正好到县城留下了一箩筐的梅子。
这一路上就赚了十五两,下了船薛铭给了码头好处费就让张书文自己摆摊,自己则到处转悠。
柳河县,以河为名,河流蜿蜒曲折清澈,柳树傍水而生,万千丝绦柳絮飘飞,正是文人墨客常来吟诗作对之地。
当下已是八月,薛铭错过了这一美景。
不过这县城的集市确实挺热闹,满街飘酒香,各种小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绝于耳的吆喝声,人流不断。
逛了半个时辰花了两钱多买了一桶酒,便瞅着张老更在街上卖鱼,这鱼是他在来的路上打的,在船上看着各个鲜活,到了岸上太阳一照就只翻白眼,价格也比附近的小贩低。
方才薛铭把他的好处费一起交了,当然这好处废也不是白给。张老更热的汗流浃背,胡乱抹了把脸,过来拎着桶子,把自己打听到的事告诉他:“这附近确实有人家种梅子树和李子树,家境贫寒点的就在前面拐角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