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疑心(1 / 4)
云瑾这道题到底出给小皇帝的还是出给自己的?纳兰清表示怀疑,难得让自己陪着,自己故意进去更衣。
莫不是也是在试探她?可她要是帮助小皇帝答出来,被云瑾看出是她相助,恐怕不是好事吧?可要不帮小皇帝解答,那她被留下岂不是显得毫无意义?
云瑾啊云瑾,你当了太后之后,心思真是难以捉摸,多次让她为难,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正当纳兰清踌躇不已,秦煜却自己先开了口,既然留了谋官给他,不用岂不浪费?
“阑大人,朕听闻永安王之事,你给母后出谋划策,如今这三足已经失衡,只剩下辅政司两股势力,当如何是好?”
这小皇帝,倒是机智得很....纳兰清见他挡着试题,故意考问自己,这样也不显得他没做出题来,反倒像名正言顺在考她。
“其实永安王之事,太后早有定夺,微臣不过是拙见而已。”纳兰清也打起官腔,自是要谦虚一番。
“朕是想问这事之后,当如何处理辅政司?”秦煜可没忘记自己的重点,万般不会让纳兰清打诨过去。
纳兰清这条计策本来要留给云瑾,没想到云瑾把它变成试题考验小皇帝,又让自己陪考,小皇帝再把题抛向自己。云瑾真是下得一盘好棋,如此看来,应该是她故意让自己留下了。
既然如此,她该辅佐君王,毕竟他是天下之主,若无贤臣在侧,一人难当大局。
“回皇上,依臣所见,辅政司如今分为姬大学士和崔尚书两派,大学士主文,三朝元老忠心耿耿,门徒甚多,拥戴大学士无可厚非。而崔尚书,曾有过功勋,备受武官拥护,自古以来朝堂文武官都有不和传言,其实也是相互牵制。只是目前他们连成一气,常向皇上和太后施压,群臣不敢反抗,只是附议,这对太后来说,非常不利。”
“是,所以呢?”秦煜要听解决之策,万一母后出来了,交不了题卷可不好。
这小皇帝,真是急切,是有多怕云瑾问责啊,纳兰清轻笑。
“敢问皇上可知姬大学士高寿?”
“似乎得有六十五了?”秦煜不知纳兰清是何意,为何要问姬大学士的年龄。
“按照我朝律法,官员七十该致仕(退休),当告老还乡了,现下太后不是在修订宫规吗?臣觉得官制也可以修订,不如把致仕年岁提至六十。用人无需用极,皇上年轻,太后风华正盛,这朝官当以您和太后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