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新皇登基(3 / 4)
皇权的纷争现在就已经开始了,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都要慎之又慎啊。”
太子殿下闭上眼睛吸了一口凉气,站起来对蔡思瑾行了一礼,说道:“多谢蔡侍讲教我,浩诚一定将您今日的金玉良言谨记心中,好好做这个太子,日后也好好做皇帝,将大晏朝治理得政清人和、欣欣向荣。”
蔡思瑾绝不敢受这一礼,站起来侧过身躲避,同时对太子殿下拱手行礼,说道:“殿下,这也是我以侍讲的身份与你讲的最后一课,日后这些逾越的话我绝不会再说了。从今日起,你便是大晏朝的太子殿下,日后是大晏朝的皇帝,而我,就是您忠心的臣子,听命于您。”
蔡思瑾离开之后,太子殿下有些怅然若失,他明白蔡思瑾的顾虑,自己日后随着权位越来越高,确实有可能容不下臣下再对自己说这样振聋发聩的劝诫之言了,可是蔡侍讲他像现在这么血淋淋地将这个事实展露在自己面前,还真是——极有蔡侍讲的风格呢。
太子殿下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师傅就是这样,一辈子都这么耿直。
太子既然已经立定,其他的皇子都去京外就藩了,皇上也着力培养自己的太子,教导他如何处理政务、如何与朝臣斗争、如何玩弄帝王心计、如何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得很好、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每日早朝时,皇上坐在金銮殿高台之上的龙椅上,太子殿下也在金銮殿的高台上有一个简单的坐位,一同接受朝臣的山呼万岁,一同听朝臣的奏折。遇到简单的事情,皇上自然乾纲独断,立即给出意见,让太子听着就好了。但是遇上疑难值得考教太子的问题,皇上就会先问太子的意见,然后一边教导臣子、一边教导太子。
渐渐的,太子殿下也树立起了威信,蓄起了胡须,有了威严、有了君王的气象。
皇上深感他年寿无多,便时不时辍朝一两日,让太子监国,自己则带着谢皇后出宫看看这大好的河山。有时兴起,甚至会出门游历一月有余。
就这样,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皇上病倒了,这一病便如山倒,皇上不仅食欲不振,还不良于行。后宫嫔妃、太子、群臣们都知道皇上大限将至了。
皇上紧握住太子的手,屏退了所有人,对太子殿下交代遗言,他说道:“浩诚,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一直忧心你太过于重情义了,被人所害。你要记住,你是姓陈的,这大晏朝的江山也是我陈家的。你母妃对你再好,她也是姓谢的,一定要谨防谢氏乱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