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枯心谁渡之一(4 / 5)
“不错,太子已在灵武即位。”
“永王行宫已在千岛湖竣工,当今陛下连下数道诏令召永王前去述职,永王却拒不遵从自北方陷入兵祸之后,放眼天下,唯数江南四道暂时安好,亦是朝堂最后保存的有生力量。而太上皇之前曾下诏令封永王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太子却在此时即位大统......”
李白看了温玉一眼,正巧她亦抬头,师徒两人对视一眼,李白道:“永王逆反之心已生,只怕是不会再听陛下的诏令了。”
温玉却皱了皱眉,直觉此事不对,“天宝十四年初,太上皇任命永王为山南节度使,那时长安还未失陷于安史乱贼之手......我明白了!”
“嗯?”
“师父,您恐怕还不知道,陛下即位,并不是太上皇禅让!太上皇只怕是在禅让之前,留下了牵制当今陛下的手段!”
李白此刻眼中才出现了惊容:“当今陛下竟然逼迫......?”
“这条消息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而我恰巧是其中一个。”温玉微微冷笑,眼中出现不屑之色,“对于太上皇而言,被太子逼迫退位,自然是不光彩的。”
李白叹了口气,道:“只怕为师想去劝谏永王以大局为重,莫兴刀兵之事,恐怕要变成去寻找永王切实谋反证据了。”
温玉一惊,“师父,您是想要去卧底?但太上皇在天宝十四年便布下了挟制当今圣上的棋子,只因天家父子亲情也要放到权力之下。现下时局敏感,如果您要潜入永王身边卧底,只怕难以脱身。”
李白叹道:“为师又如何不知?此事却是不可为而必为之。”
温玉沉声道:“可是师父,这是一个政/治陷阱!”
李白面色不动,眼中却沉淀了更复杂的情绪,道:“德音,此事攸关国祚。张巡苦守雎阳,才堪堪拦住了狼牙军北下的脚步。若是江南四道因此再起战乱,恐怕狼牙军卷土重来便是不远之事。大唐,经不起第二次的兵祸。”
温玉眼中的冷光一闪而逝:“狼牙?”她秀眉再蹙,眼中诸般思量转过,近年来发生的事情一件件从脑中闪过,各式各样毫不相关的线索、事件渐渐拼凑成完整的画面。
猛然想起归来之时在路上听到的纷扰流言,温玉脑中豁然开朗,道:“永王连发数十道书信请您出山相助,此事在他宣扬下江南无人不知,甚至我在北边亦有所耳闻。流言已将您与他绑在了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