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乱我心者之四(3 / 4)
军呼喝,欲避开这道风波毕竟旁边还有两个帝国通缉犯,遂道:“今日可算不虚此行,我们先回城,再告诉你蓬莱仙山的来历。”
少羽深有同感点头,此处秦军甚多,若是不小心露了行迹又是平白起了一场风波。他回头一看,天明看着蜃景心神都为之夺去,连手中的糕点掉了还不自觉,不由得无奈道:“子明,别看了!温先生都走远了!”
“哦、哦!”天明赶紧回神跟上了少羽温玉的步伐。
三人不多时走回了桑海城,思忖着也是逛了一上午,温玉倒不觉得如何,只怕这俩弟子觉得疲累,便随意找了一家酒楼坐下休息。
这酒楼外表看着不显山不露水,进得正门,只见这家酒楼装潢典雅,每一处座位都有竹编细帘隔开,倒是隔出了一个小小的清静空间,以免被人打扰。更有几处摆了绘着古朴纹饰的屏风,显得掌柜匠心独运、与众不同。
天明当先蹦蹦跳跳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温玉少羽。他随意选了个座位,招呼二人过来,温玉便也随的他了。甫一跪坐下,待得店中伙计上了茶水,少羽便极有向学之心问道:“方才听先生所讲蓬莱三仙山,不知有何典故?”
温玉取茶壶倒了一杯,饮了一口道:“《山海经海内北经》云:蓬莱山在海中。这便是最早的记载,只是语焉不详。”
少羽极有耐心等着温玉继续往下讲,天明已经开始迷糊,他抓抓脑袋道:“不是说在海中吗?的确就是在海中啊,怎么不详细了?”
温玉摇摇头道:“《山海经》只是记载了蓬莱位于何处,却没有记载详细地址在何处、其上有何人何物,所以说语焉不详。”
又续道:“《列子汤问》之中又有记载: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
“原来这就是蓬莱五山,典籍记载倒的确是既远又阔。”少羽恍然,转而却又疑惑问道,“方才又见两山消失,不知是哪两山?”
天明一脸茫然,转头看看少羽,又转头看看温玉,完全听不懂这两人在说些什么,干脆放开了吃方才温玉给他买的烤鸡。
“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