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风波(上)(3 / 4)
子已经够烦心的了,难道自己这个亲娘还要给他添堵不曾,便只指着右榻道“母后看见凌儿也高兴的紧,凌儿坐近些,陪母后说说话。”
景帝已经许久未听见太后这样唤自己,难免动情,顺着太后的意坐了,陪着说些闲话,又问了身子是否康健,膳食如何,睡的可好这些话。其实太后的身体比景帝还要好上许多,几乎很少生病,倒是景帝近来用药又多了,让太后十分担心。
景帝从来护短,对亲子尤甚,这也是他放任赵显在封地胡为多年,不治罪的原因,在他看来,只要儿子不涉及谋反,他就可以眼不见为净,这次要不是这帮御史不依不饶,他都懒得召赵显回京。男人哪个不好色,那些御史们就能保证自己各个都干净,真是笑话,还不是因为弹劾权贵能让他们有成就感,言官向来如此,沽名钓誉。景帝这点倒是像极太后,所以才特地过来寻求安慰。
眼看闲话说的差不多了,景帝干咳了两声,太后会意,将屋内所有侍婢都遣了出去。
“皇帝和那些言官置什么气,他们从来都是如此,邀名而已,显儿不过多纳了几个女人,算什么罪过,王妃也是,往日哀家瞧着是个好的,现在怎变得这般不晓事,当初哀家怜她父亲死在战场上,才将她配给显儿,否则以她的家世如何做的了皇子正妃。”
太后不挑赵显一丝错,实不是为了维护他,说到底,太后对孙辈的感情远不如子辈,赵显母族低贱,又自幼离京,更不可能得太后喜爱。太后此举,都是为了景帝,废太子后,景帝又病了一场,处置赵显事小,儿子身体事大,她可不想因小废大。
景帝听太后这般说法,心里果然妥帖,但他也不是昏庸之人,自然知道九江王妃受了大委屈,赵显行事也着实过分,便道“王妃失了孩子,伤心之下难免有失分寸。”
太后故意收了笑容,板着脸道“皇帝做得好人,哀家却是不知体恤。”
景帝知太后并不是真的生气,笑着道“好人还得母后来做,赶明儿儿臣宣他们夫妻入宫,母后帮着说和说和,叫王妃认个错就是了。”
同为女人,九江王妃又是太后亲自指给九江王,太后心中自然存着几分怜惜,若容此事闹下去,赵显怎么样不好说,王妃是断无生理的,再者为了皇家声誉,此事也不宜闹大。
“九江王妃伤心过度,失了神志也是有的,叫太医开几副药,好生调理便是。至于谋害皇嗣之人,合该千刀万剐。显儿嘛,谁都有年少无知的时候,若那些御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