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5)
崔世君刚回衙门, 吴书办领着一个中年模样儿的妇人进门,崔世君不认得她, 便疑惑的望着吴书办:“吴书办,这位是?”
吴书办指着那妇人,对她说道:“这是宋嫂子, 新来司里挂名的私媒。”
自打孙寡妇犯事下了监牢, 长安城的私媒就只剩下赵姥姥一人,崔世君听说她是挂名的私媒, 便笑着说道:“原来是宋嫂子。”
宋嫂子想来早就听说过崔世君的名字, 她笑着问了一声好,说道:“崔大姑娘, 我初来乍到,日后还请你多多指教。”
这位宋嫂子话不多, 为人沉稳, 显得跟赵姥姥和孙寡妇她们这些能说会道的私媒很不一样,吴书办将她带到崔世君屋里,自回去了, 一时, 只剩下崔世君和阿杏主仆二人, 并新来的宋嫂子。
崔世君给她让座, 不一时,阿杏端上一盏茶, 笑道:“没有好茶招待, 宋嫂子你不要见笑。”
宋嫂子笑着对阿杏说道:“姑娘客气了。”
以后都是要一处共事的, 崔世君便与宋嫂子话起家常,问起她家住何处,家里有几口人,闲谈之间,方才得知宋嫂子的娘家在外县,她亲娘就是私媒,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学了一些,这几年家里子女渐渐长大成人,日常花销也紧了,早些年因着已有了赵姥姥和孙寡妇,她一直插不上手,后来孙寡妇出事,宋嫂子急忙借了银子,就来统筹司挂上名号。
宋嫂子从随身带的包袱里拿出一份礼,送到陈杏手里,她道:“我早上来时,崔大姑娘不在,吴书办本来说要我明日再过,我正要回去时,就听说崔大姑娘你回来了,吴书办便引着我来见你。”
崔世君收下她送的礼,她笑着说道:“做我们这一行,赚的就是几个跑腿银子,还落不到一个好名声,往后可有得你辛苦了。”
宋嫂子回了一笑,她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家里孩子大了,吃饭穿衣都要花钱,眼下我还能动,不趁早找些门路,往后就更难了。”
“宋嫂子说得很是。”崔世君说道。
说了几句闲话,阿杏从吴书办屋里拿来名帖,此前宋嫂子已在帖上摁了手印,崔世君过目之后,就递给宋嫂子,宋嫂子家里还有事要忙,她收起名帖,和崔世君打了一声招呼,便出了统筹司的衙门。
谁知宋嫂子走后不久,赵姥姥拿着几张婚帖来了,她一来到崔世君的司里,正事不办,先东拉西扯说了半日话,崔世君心中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