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5)
既然要把孩子送到宫里去读书,那就必然要有所准备,一来是宫里的安排,二来也是要让弘晶做足准备,这孩子在府里活泛惯了,住到宫里去恐怕不适应那里的规矩。
再者,弘晶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离开过额娘,突然搬到宫里去住,十天才能回来一次呢,小孩子难免会想家,一想到儿子到时候可怜巴巴的模样,毓秀就已经觉得心疼的不得了了。
她也没指望自家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自然也就不想这孩子从小受这么大的罪,胤祺在上书房读过书,那里面的规矩有多严苛,她也是知道的,凌晨五点钟开始上课,但是四点钟的时候就要到上书房复习前天的功课了。
夏天虽然天气热,但是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允许用扇子驱暑的,而且每学一个字,就要写一百遍遍,每学一篇文章就要朗诵一百二十遍,听着就让毓秀这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不寒而栗。
刚开始只是学习汉文经典,12岁之后就要学习满文,14岁之后开始学习骑马射箭,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拳法、鸟枪、刀剑、火器,总之课程的科目繁杂的很,确实是冲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去的,也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教育。
不得不说,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教育出来的孩子确实够出色,不然的话,康熙年间的夺嫡斗争也不会这么激烈。
弘晶今年只有五岁,去上书房读书还不需要学习骑马射箭,大部分的课程还是识字、写字、学习汉文经典。
众多皇孙里年龄最大的就是太子爷的二阿哥弘皙,不过现在也只有十岁而已,剩下的皇孙一个比一个小,年纪最小的是七贝勒府的弘,今年才四岁。
不光是毓秀和胤祺对自家孩子不放心,这些皇子阿哥和福晋们谁都不放心自家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府里头的小霸王,说句不太恰当的话,在府里头几乎是要星星有星星,要月亮有月亮,这猛不丁去了宫里,地位可就不像在府中那么超然了。
毓秀同七福晋关系相当好,跟三福晋和四福晋的关系也不错,她们的孩子虽然没有同岁的,但平时也有往来,既然四家的孩子都要去宫里,干脆在入宫之前就放到一块教育,进了宫之后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上书房自然有着全大清最好的师傅,不过这师傅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是用来教规矩的,临进宫之前,那些小阿哥们要学的就是规矩,什么时候该行什么礼,该做什么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些都是要一一点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