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3 / 8)
宝相,座下似有莲台,耳边更有梵音萦绕,只见他一手持净瓶,一手捻柳枝,莫文远看了心中咋舌,道菩萨今日真全副武装。
他还是头次看见净瓶。
“听闻泼……孙悟空所说,尔有事想问?”好险好险,差点就说出泼猴了,若如此,自己在莫大郎心中形象崩塌怎办?
观音菩萨如此想到,殊不知自己在莫文远心中早就没有形象可言了。
“正是,我从大圣口中得知,待百年后我将上天庭,不知为何?”莫文远道,“我自认并未做甚大事,也不曾挪动乾坤,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为何如此?”
“此事也不难想,尔佛性深厚,又有降妖除魔之能,理应上天庭。”
“然行走人间能人异士多矣,我虽降伏过几妖,却为羊之功绩,与我并无甚大关系。”莫文远诚实地解释。
”至于佛性,便是再深重,我也不曾剃度入了佛门,西方怕是万万不会收我的。”
观音菩萨心道,谁说的,我西方的大门随时向优秀的厨子敞开!
此话心中想想便是,万不可说出来,菩萨终于说出了相对合理也易于被人接受的实情:“大郎殊不知,尔在人间受人供奉久矣。”
莫文远大惊:“竟有此事,我从未听说!”
看他惊讶的面容,观音菩萨疏忽放下了自己的人设,以慧智教导学生的温和口吻道:“即便百姓行此事,也不会到你面前,同你说的。”他道,“更何况,大郎之俗讲在东土流传甚广,传多后有了神性,也合乎情理。”
一个人的愿力或许很弱小,但成百上千人聚集在一起,便会形成难以想象的强大力量,以百姓之意念封神,数量虽少,却也不是没有。
莫文远勉强接受了观音菩萨的说法,但依旧有一问题萦绕他心,莫文远好奇道:“若是封神了,我约为何神职?”
观音菩萨斩钉截铁,中气十足道:“自然是灶王爷!”
……
中国是信仰多神的国家,在古代人民信仰的众多神明中,看似不起眼的灶王爷是地位最高的。究其原因,大概与原始部落的火神崇拜有关,在远古时期,火与灶是没有区别的。
进入封建社会后,灶神被单独独立出来,成为了厨神的代名词,按理来说,此时应该只有庖厨以及家中劳作的妇女才会供奉灶王爷,但与此同时,这一神位却被赋予了新的神职。
春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