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5 / 8)
又或者是橘皮橘肉加大米熬粥,百姓们从各处听到后都在心中琢磨,这他们也能做得啊!
虽说那俗讲僧说的好好的,言这些方子只能调养身体,不能速速治病,但寻常百姓身体都结实,偶尔患病都是天气忽然转凉呛咳之类,需要的就是此方子,橘子梨子之类水果的价格不高,比请医工低多了,而且找了医工还不一定能治好。
唐代的民间医工并不是很靠谱,他们的医疗手段与中世纪欧洲放血疗法有的一拼,经常是哪里不舒服了就上艾灸。
艾灸之做法,是把艾绒点燃后往病人的经络穴位上烫烤,烤的时候经常能闻到烤肉的气味,时人相信只有在病体上烧出疮口,使其流脓溃烂,才能带出病根。
此法很容易造成感染,而且也非常痛苦。
百姓们衡量一下,还是食补来的靠谱点。
李三娘进屋时又看见了自带锅碗瓢盆来买药膳之人,此情况她已见怪不怪,自打儿子写出那书之后,世人便以李三娘食肆的膳食为正统,常有人买。
大街小巷也多出了不少沿途叫卖的摊贩,都说是按照《食疗药方》中的方子熬制的粥饭。
三娘目不斜视,正欲往前走,忽然看见今日买药膳之人中竟然有人很是眼熟,便停下脚步道:“王郎何故在此?”
王蔚嘿嘿笑道:“我欲买羊蝎子汤回去吃。”
“羊蝎子汤,莫非王郎也气血不足?”
“非也非也,不过是嘴馋,觉得那汤好吃罢了。”
李三娘听后松了一口气,又随即道:“即便是好吃也不能多吃,王郎可还记得前些日子有客官在店中面红耳赤,鼻淌鲜血……”
总有些人不听劝告,把药膳当饭吃,而且什么滋补就吃什么,时间久了,即便没有虚不受补,也吃出毛病来了。
“我省的,我省的,三娘放宽心。”
待李三娘走后,排队之人中尚且有人闲谈:“听闻那劝善坊中李寡妇有一子,最近怕是中了怪风,日日呛咳不止,吃了好些偏方也无用,在听俗讲后,日日做冰糖雪梨,给其子喝,连续数日,咳嗽竟大好。”
“食疗方子竟真有用?”
“用处总是有的,只要对症吃,总能有所改善。”
“那李寡妇据说还特意去白马寺言是要给莫大郎挂长生牌位。”
长生牌位是给活人立的牌,多是给恩人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