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3 / 8)
箭牌,就为了跨青方好吃,李世民又道:“此物名为何?”
百姓将其称为腐乳,文人好称其青方,在座皆乃读书人出生,又是同圣人言,当然会选择更加文雅的名字。
“回圣人,此物名为青方。”
“大善。”圣人道,“青,翠竹色也,乃君子之色,此物内涵肖似君子。”
当日过后,青方之名各愈发远扬,这年头只要是被皇帝夸过的菜肴都要名声远扬,大臣与圣人并不吝惜其名广泛传播,连同青方之名一同传播的,还有李世民关于其“君子品格”的一番点评,有了他的话,此菜就成了文学士读书人必点的一道菜,而百姓们也以吃了它为荣。
青方之名流传甚广,百姓们还给它取了个别称,叫做君子豆腐。
这结果也是莫文远始料未及的。
……
在制作了青方之后,莫文远好像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情况下,若以基本味为基底划分中国菜,共有酸甜苦辣咸鲜香涩八种滋味,然而到了现代,在各个地区的菜都被重新统筹一遍后,一种在西方人眼中不可理喻,但是在传统中国人眼中很能被接受的菜味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就是臭!
臭豆腐、臭腐乳、臭苋菜梗、霉豆子、臭冬瓜、臭鳜鱼,种种臭菜应有尽有。
莫文远不算是特别喜欢臭菜,但是油炸臭豆腐之流的小吃在后世中国很难找到不喜欢吃的人,而且对莫文远来说,比起现在一买一碗加入各种汤汁香菜酱料,臭味也不是很足的臭豆腐,他更喜欢小时候吃的,豆腐黑漆漆,十个一串浇上咸酱的那种。
光想想就快要流口水了。
“大郎,青方可管够?”赵二娘一打帘子,探头探脑进来,腐乳培植技术的熟练工还不是很多,但是此物的需求量却十分大,莫文远经常呆在郊外的作坊内指导其他人做腐乳。赵二娘特意从城中来与他和对订单。
莫文远听她说话挠头道:“管够是不大管的,要先看你要多少。”
赵二娘嘴皮子上下翻动,字句同钢蹦似的一个字接着一个字从她口中迸出来:“洛阳店要千八罐,淮扬店要千六百罐,金陵店要……”
“还有各地酱油铺,腐乳与酸菜腌菜类似,酱油铺中都有出售,腐乳应当也能……”
“停停停停停!”莫文远听的目瞪口呆,连忙打断了赵二娘的话,他伸手揩一把额头上不存在的冷汗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