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明天入v)(3 / 5)
吧。”
“他准是去找茅家阿翁取经了。”
……
陈桦林碰巧遇上一小问题,他手捏干烤麸,心中犯难,竟不知如何处理此物。主人家将烤麸给他时还千万嘱咐,说是长安新出的吃食,让他务必将其用在水宴中,但他厨师的直觉却告诉自己,它不适合扔在汤汤水水中,一来二去,竟犯难了。
他家大郎道:“不若同芦菔一起炖了?”乱炖总不会太难吃。
陈桦林连连摇头:“不成不成。”他叹口气,“我倒是听说长安那有道四喜烤麸,就是用此物做的,然只知是道寒食节可吃的凉菜,除此之外一概不知。”想要参照做法都不成。
“四喜烤麸,不就是我家食肆的吃食?”
陈家阿翁低头,见到莫小郎君,他惊道:“你家吃食?”
莫文远大方道:“我家阿娘便是长安李三娘,她正在外面坐着。”他看四周一圈,见笋干、木耳都是有的,刚才菜中也放了酱清便道,“阿翁可想吃四喜烤麸?我做与你罢!”
陈大郎惊道:“小郎君切莫胡言!”
陈桦林倒是不觉奇怪,他头次见到李三娘便不由多看几眼,只觉得这位娘子气势惊人,与常人不同,席上有听见陆忠三娘三娘地叫,语气很是敬重,他道:“你要做烤麸?可是李三娘令你来的?”
莫文远道:“是我自己要来的。”他笑着摸头道,“方才吃了阿翁的豆腐汤,深觉滋味鲜美与寻常豆腐汤不同,忍不住想来请教一二。”四喜烤麸就是他的敲门砖。
当然了,这算不上是技术交换,应该说是两个厨子间的友好交流。
陈桦林这才真惊了,他笑道:“小郎君竟然吃得出?”
莫文远点头道:“可是用了粟进行调味?”
好厨子的辨味能力都很强,他吃了一碗豆腐汤,勉强认出了淀粉的成分,除了粟粉以外应还有块茎粉末,具体哪些块茎他也不明了。
“不错!除了粟之外还有菱、藕、葛等。”
说到这,陈桦林已经令大郎出去了,对舌头灵敏在厨道上颇有天赋的小友,他还是很愿意交流的,厨师想要提升自己,少不了互相切磋,陈翁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也是跟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各乡烧宴席,见识了不少有当地特色的吃食,如此他才能汇各家所长,烧出四里八乡闻名的水宴。
当时他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