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4)
白。他们说汉话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有的来唐多年,汉语流利,有的却仅限于书面交流,说起来怪里怪气,夹杂天竺的词汇。
好在莫文远在寺庙中也学了点笈多文,能够听明白他们的意思。
笈多文是梵语的变种之一,相较于已有千年历史的古梵语,这种语言能够用切音的方式注音,故而在僧人中流传甚广,据说玄奘法师西行前学的就是笈多文,出于对唐玄奘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之心,莫文远也学了点这种语言。
“也就是说,除了红糖之外,还有大块的糖霜?”
“是,白色糖霜多见,我曾见医者以其入药,治疗疾病。”
“糖块大概有多大?”
年轻的僧人比划一下:“大至半个手掌,小则同小指头大小相似。”
莫文远手上飞速纪录,心里也很有成算,天竺的制糖技术比他想象的还要发达点,除了红砂糖他们甚至还做出了冰糖。
他诚恳道:“如果我想要买点糖霜与红糖,要去哪买?”
年轻僧人愣了一下道:“我不确定,你可以去西市看看。”他道,“很少有商人会带他们来长安,唐国有自己的炼糖技术,他们无法把糖卖出好价钱。”
莫文远听了之后心下有点失望,在道谢后,就回去了。
……
在进行完大兴善寺糖类田野调查后,莫文远并没有急着搜罗西市上每一家天竺商人经营的店铺。李三娘组织了一场家庭会议,他得回家参加会议。
寒食节结束过后,李三娘并没有留在长安,她去了一趟洛阳,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
长安洛阳中的路被称为两京走廊,此时洛阳虽还没有武则天当政时期繁华好比长安,却也是全国第二的大都市,许多世家大族都扎根于洛阳,城市中百姓的消费水准不低,商业繁荣。
李三娘食肆在长安经营多年,靠一手冠绝天下的豆腐手艺在长安城中闻名,在加上豆腐的价格并不昂贵,若只是小菜以及生的豆制品,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吃得,其生意之火爆,即使是西市的大酒楼都比不上。
两月前,李三娘甚至又买下了一个院子,将其改建成食品制造间,雇佣不少人在其中工作,专门制造面筋与豆皮,这两样豆制品在卖得很好。
可以说,发展到现在,李三娘食肆已经不是单纯的食肆,而是集生产、出售半成品、酒楼为一体的商业集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