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3 / 4)
压豆浆器械时,兴善寺又出了一件大事。
慧空雕刻的金刚经板,终于完成了!
寺院内众僧欣喜若狂,赶紧派人告诉莫文远,并邀请他一同去观历史上第一本用雕版印刷术印出来的《金刚经》。
李三娘与莫小狗也知道此事,后者因不喜读书,对此并不关心,只知道聪明的堂弟又做了一件大事,对莫文远肃然起敬一小会儿后,又做事去了。
而李三娘受到专业领域限制,只能模糊感到雕版印刷的作用,实在无法与寺院众人感同身受。
慧远对她不断夸奖莫文远,将他身上的不凡之处无限放大:“令郎慧根深重,不肖几年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这都是谦虚了夸,以慧远的想法,莫文远现在就很了不得了。
李三娘早就知道儿子聪明,每一论及此,她就如同老君八卦炉中锻炼过的孙大圣,大世面见得多了,自有闲云野鹤的淡定气。
她对莫文远道:“你就去看看吧,记得回来吃饭。”
莫文远哦了一声,懒洋洋趴在驴背上。
说实话,他对雕版印刷兴趣一般,但最开始好歹是自己提出来的,就算有始有终,都要去看看。
而且,那可是第一本雕版印刷作品《金刚经》啊!想到这,他还是产生了一丝丝见证历史的新奇感。
到了寺内,他被和尚迎着前往正殿,僧人皆聚集于此。
慧空和尚身为雕版的完成者,被众僧团团围住,解答他们的疑虑,但他一看莫文远来了,立刻拨开人群,献宝似的将木板还有经文呈现到他面前。
慧空道:“最后用的还是经折本的装订法,我技艺不佳,在一张大板上刻字更容易。”
刻完后在平整的白纸上印下经文,正反折叠,再贴上封面,《金刚经》应运而生。
莫文远将经书拿在手中前后翻看,末了感叹道:“真厉害啊。”
说的是寺院众僧,他提出含糊的概念竟然能被完善至此,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他们的智慧与现代人相同,欠缺的只是历史积淀的灵光一现,一旦莫文远打开了思路,勤劳勇敢的僧人们就能突破旧的桎梏,完成创新。
在与慧空就经折本聊天时,一名干枯如柴的老僧出现在莫文远身后,言明:“住持邀见小施主。”
莫文远点头道:“就来。”
……
兴善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