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回首萧瑟(1 / 8)
旧都已在风云突变的政局博弈里沦为牺牲品多年,而今它依旧不发一言伫立在渭河畔,安静地凝视着来往行人,却也染上了刀刻火烧的伤痕。
柳十七仰头望向巍峨的城墙,“长安”二字轮廓鲜明,带着百年的厚重记忆。
“又发呆呢?”闻笛笑道,拉过他的坐骑辔头,将人往城门带。
常言道近乡情怯,柳十七对长安的印象实在稀少,却也经不住略显踌躇。他深吸一口气,与闻笛并肩而行,在路过守卫检查度牒时翻身下马,差点崴了脚。
长安,昔日繁华仍在,江水以北的春天来得比扬州晚,扑面的晚风还带着潮湿。入夜后,墙角霜花凝结,斑斑驳驳的白色。
新朝取缔了夜间瓦肆重又严格制定宵禁时间后,街坊间还点着灯外,街上几乎一片昏黄的寂寥。闻笛与柳十七借住在一家客栈中,近来从潼关入中原的胡人变多,外头安静,客栈内却吵吵嚷嚷的。
柳十七想起和房陵、巴齐二人一同的日子,再看那几个胡人,便有些唏嘘。
他靠在二楼栏杆上静静地伫立,过了会儿,闻笛推开厢房大门,喊他:“十七,过来,指给你看一个地方。”
欣然推门而入,闻笛刚洗漱完,头发湿漉漉地披着,一身简单的中衣,素白,衬得他脸上也不太有血色。他倚在窗边,见柳十七来了,让开一角,拉他站过去。
“那边,”闻笛指向一个方位,淹没在了茫茫的夜幕中,说道,“离此地约莫经过三四条巷子,再拐过一座道观,临近西面城墙,那边的庄子都是独院的。以前咱们家就在那一片,但具体是哪一户,被烧光之后我也不知道了。”
柳十七不由得朝那方向眺望,好似能从闻笛寥寥几句中勾勒出记忆力模糊轮廓的样子。
但离得远又在夜里,他半晌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只得暂时收回目光。柳十七在桌边坐下,看闻笛弓身打水时单薄的脊背,忽道:“笛哥,那天的道长究竟是谁?”
闻笛偏头道:“不知道,但普通道士……若非武林中人,很少同时持拂尘与长剑。长剑用以驱邪作法,大部分都会用桃木剑而非铁剑。所以我猜,那位道长也许是紫阳观的高人。”
柳十七:“哎?”
闻笛弯起眼,道:“你爹与紫阳观关系匪浅,扬州擂台上,段无痴不也说了当年盛天涯从慕真人手中抢了图谱还打伤人。虽然此次‘盛会’并未有紫阳观的人陷身其中,石山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