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入股嘉禾和形象授权(2 / 4)
线排片方面肯定会受到重大影响,原先可以借势的普通影片看上去也就不那么有吸引力了。
因为李小龙的突然身故,嘉禾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需要马上解决。
73年年初做全年预算时,三个股东乐观地考虑到李小龙今年还未拍摄的新片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大力推动了院线扩建计划,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自建院线有五家,眼下既没有有影响力的影片,也缺少了一大笔额外收入,这五家院线连完工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日后的排片了。
“张董,事实就是如此,嘉禾目前困难重重。”邹文怀难得的有些脸红,“我腆着脸问下,你对嘉禾有没有兴趣?”
“什么?”张恒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
邹文怀不是个顽固和保守的人,相反,他一直秉持开放性的心态和作风,无论合拍电影还是合作发行,香江电影的这些新路子都是嘉禾试探着走出来的。
但是,其他领域都可以合作,回到嘉禾本身,他还是如狮王一般守护着这最后的领地,不容他人置喙。
现在,他竟然愿意接受外来投资了?!
张恒并不是很了解嘉禾的历史,原先时空的这个时间点,因为李小龙的突然离去,嘉禾同样陷入了困境,身为大股东的邹文怀不得不在随后三年内陆续卖掉了其在星马拥有全部产权的六家戏院,把钱全部投入进嘉禾,这才解决了嘉禾在香江发展急需解决的资金困境,从而得以让嘉禾坚守到一年后许氏兄弟爆火,五年后成龙巨星崛起。
后世很多人怀疑嘉禾在李小龙事件中的立场,其实是很没有理由的,一头良好的现金奶牛,哪怕它自己要喝掉一些,邹文怀也绝不会舍得在事业进入发展期时宰了一次性吃肉。
张恒本来也没有心思自己去搞什么电影公司,原先还想通过许观杰找黄百鸣等一票人接触聊聊,现在机会来了,他就顺水推舟了:“还请邹董讲下方案?”
邹文怀的方案很简单,张恒注资入股,不是收购股权,原先注册资本金两千万港币的嘉禾公司,张恒需要投入一千二百五十万港币进来作为流动资金补充,从而获得新嘉禾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权。
这就意味着新嘉禾的新估值为五千万港币,原先三个股东的股权份额按比例缩减,邹文怀仍是第一大股东,占据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张恒将成为第二大股东。
一千多万港币,获得嘉禾四分之一股权,这价格长期来看不算离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