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2 / 4)
,应该是闹腾的性子,怎么比起其他妯娌来要安静许多,也没听说什么关于她的话,宫宴那日坐在那里,朕都注意不到她。”皇帝闲聊一般与李公公提起。
“皇上平日忙,就不知道后宫的事。奴才可是听闻穆王妃嫁进府之前就跟着皇贵妃学过规矩,后来又因为成亲一个月没有进宫看望长辈,而被皇贵妃罚跪了呢。想必有皇贵妃一直教导着,穆王妃必定更懂规矩些,也不敢张扬,所以才显得安静。”李公公道。
皇帝点点头,赞道:“能如此听话,是秦家教得好,皇贵妃也是好的,当年性子这般乖张,没想到孩子们长大了,她越发有长辈的模样,还将这后宫打理得如此好。”
“谁说不是呢。”李公公叹道:“当年奴才的师父对奴才说,看人不能看一年,要看一天,哪个人某一天里做了与他平日不一样的事,那才是最最真的性情。皇贵妃看似乖张,可当年景文太子年幼贪玩,落了水,不也是皇贵妃及时救上来,虽然后来她与皇后顶撞了,还被您训斥,但奴才一直觉得皇贵妃是个良善的人,要不然她怎么会救景文太子呢。”
回忆铺天盖地而来,皇帝不禁唏嘘:“是了,那个时候朕与太后有意打压她,她性子也不温顺,哪怕救了太子也要对皇后讥讽一番,现在看来,这也许是她在宫里的生存之道,她这样的家世入宫,若不张扬些,也压不住底下的人,但她虽张扬,也一直没做过出格的事,也不对当年的事怨怼朕与太后,如今她孝顺太后,就如当初酝和公主一样,不坏酝和公主走之前,对朕说她最喜欢这个弟妹。”
李公公沉默不语,有些事得皇帝自己想明白了,才会深信不疑。
皇帝指着李公公道:“你师父说的那些道理不错,你记得也教给你的徒弟们,以后他们要辅佐闫清,可不能糊涂了。”
李公公呵呵笑:“他们都笨得很,平日里不出错就是万幸,奴才还敢教什么道理。奴才当年也没听明白,还是到了这个年纪,跟着皇上您看的事情多了,才渐渐明白过来。”
皇帝听得乐呵,心情舒畅自然就感觉到饿了,便让传膳,李公公赶紧让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端来。
李松见师父终于露出了笑颜,心里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赶紧让人悄悄去穆王府传消息。
傍晚时分,闫清又被皇帝召进了宫,站在宣政殿里听了皇帝好大一通训斥。
皇帝骂累了,也终于停下来歇一口气。
看着闫清站在下头,身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