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勾栏讲史(1 / 2)
四人在各个勾栏门外看了半天,最终选了一个说史的勾栏进了去。神楼上零星一些座位已被坐满,叶瑶依等人便前往腰棚找了几个空位坐下。
只见戏台周围用画着各色花纹的木栏杆包围起来,台中坐着一位老者,衣着朴素干净,眼神深邃,看起来精神矍铄。戏台左侧的乐床旁,坐着一位抱着琵琶的少女,不时跟着讲史人的话音节奏轻弹琵琶,时而清脆,时而浑厚,使人听得更加入胜。那说书人说到精彩之处时不住地摇头晃脑,比手画脚,十分激动;说到好笑之处时,不时挤眉弄眼,面部神情十分夸张,逗的台下观众捧腹大笑,拍手叫好;说到悲惨史实时,声音渐渐低沉,音调陡然直下,动情之处不禁哽咽,如泣如诉,在场听众无不深受感触,满场沉寂,有人甚至失声抽噎。元褚轻击着折扇小声说道:“这说史人倒是有几分本事和灼见。”桩思年默默点头,眼中有几分疑惑和探究。
中场小憩了一会儿,那讲史人便又走上台道:“多谢诸位客官今日来捧场。下面老朽再为诸位讲一段当朝时事罢,不如,就说说当朝柱国大将军叶笙好了。”
台下的叶瑶依等人闻此均是面面相觑,有些意外。元褚笑道:“有意思。”
“叶钦,叶大将军乃是我朝开国元老之一,诸位都知道叶将军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在军中和民间威望颇高,就连我们已经驾崩的太上皇也对他礼让三分。”桩思年听到这忍不住蹙起眉头,扭头望向叶瑶依,见她面上仍是波澜不惊,看不清情绪。
“可是,咱们这位战无不胜的战神,也曾有过失手的时候。在座的年轻公子小姐们怕是不太知晓,就在十八年前,叶将军在与镜国的祁山大战中,大败敌军,铩羽被俘,被带回镜国。就在渭国上下皆以为叶将军已经殉国,太上皇甚至欲为其准备国葬之时,三个月后,镜国竟然将叶将军安然恭敬的送回,并答应与渭国和解,三年内互不侵犯。他与镜国君主之间究竟有何协定,无人知晓。叶将军回来之后,更是被封柱国大将军,赏赐无数。可是,照老朽说,叶将军这次回来,太上皇其实并不高兴。一是忌惮叶将军恐与镜国有所合谋,心生叛变之心;另也有人说,太上皇怒其功高震主,早已起下杀心,借祁山大战欲将其除之。然,叶将军归来后,军威更甚,太上皇也要顾忌几分。未过几年,太上皇驾崩,幼帝即位,由叶将军辅佐,自此朝中大权多由叶将军掌控。小皇帝如今长大成人,迎娶了叶将军之女,怕也只是为了安抚叶将军。只是道路阻且长,我们的当今圣上怕是还要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