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3 / 4)
跟着附和道:“蒋侍郎所言也是老夫心中所忧。且不说在朝为政本就该为天下苍生着想,力解民困,造福一方。一旦发生民乱,最后受益的只怕会是那野心不灭的定北王!摄政王策略英明,先是抢得先机颁下罪己诏,又紧接着加封了定北王,方得以安抚住那头恶狼,定北王即使心有不甘也要顾忌着坐上龙椅要背负的千万骂名。可若是百姓造反,却是正给了定北王一个顺水推舟的名头,再次暴露出尖牙,伺机夺势!所以,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南地之困,才好做下一步清理朝堂的打算。”说到这里,吴阁老便引出了正题,“纪家虽然险恶,其心可诛,可摄政王这般处置,此时看来实在是不妥啊……”
阮清心里叫冤,可又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本王虽然愚钝,可也不会做下这等不计后果的蠢事来。纪家的事确实并非本王所为,至于到底是谁做的,本王自会查清楚,以安群臣惶惶之心。”
吴阁老一双精光老眼毫不避讳的打量着摄政王的神色,确实没看出什么,这才无奈的叹了口气,“也罢,纪家落得这个下场也是他们咎由自取。老夫自也相信摄政王没有说假,待出宫后老夫只能竭力的向诸位同僚解释清楚,能挽回多少便听天由命吧。”
“那便有劳吴阁老了。”阮清诚挚的道了一声谢。
吴阁老并没有如那些阿谀之辈一般推说不敢当,当下又转回灾情的话题上,问道:“不知摄政王对于借粮一事可有计划?”
这话问的阮清头皮顿时发麻。刻意绕过这个问题,径自道:“借粮之事虽然紧要,可南麓山的救援整顿也迫在眉睫,先前在殿上本王虽然派出了吴大人,但仅凭吴大人一人恐怕难能担当。如今又是寒冬,水患未得及时清理,待天一冷便更加棘手。本王未曾到过南麓山一带,但观地图,南麓山的北面正接着一片浅海,只因南麓山群山地势较高,水势无法排出才会积存成灾,可若是打通山道引水,又要耗费许多时日和精力。只怕也等不及……”
阮清顿了一下,转头看向工部侍郎左晖,“左大人精于水利,先前又曾协助定北王整改过水渠,不知可有良法?”
左晖被点了名,立马坐直了身子,恭恭敬敬道:“下官惶恐,说起来下官确实钟于钻研水利一道,先前跟随定北王整改时也曾向一些高人请教过一二。可正如摄政王所说,南麓山地势特殊,加之时间紧迫,一时之间也难想出什么精妙良策……不过下官先前在岭南曾遇到过一位机关高手,还特意请回了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