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4)
群臣哑然,摄政王亦是微微瞪大了眼。除了龙椅上那个懵懂无知的皇帝小儿,尧国上下谁不知晓兵部尚书纪大人乃是宦海老油棍,趋利避害,见风使舵的个中强手,却竟然在这个时候生出了几分豪壮之心,甘愿为国为摄政王捐躯献诚?可是这几日饱受变故惊吓,脑子出了问题?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想的更加通透几分。先前纪家一力拥立太子,太子失势被囚,摄政王虽未追究纪家的罪行,甚至还提拔了纪家嫡孙纪凡为吏部尚书,可这背后是非曲折,利害关联,又有谁敢一言断之?摄政王看似稚嫩无害,但这些日子以来做的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绵里藏针杀人不见血的狠厉决断?就冲方才在大典上公然掐断供香之举,普天之下还没有人敢厚着脸皮做出来。这摄政王委实也当得一个奇葩了。
纪家熟稔揣度帝王心思,更是自知现在的纪家看似锦上添花,实如烈火烹油,一不小心就会被秋后算账,自是要在摄政王下定决心之前做些什么表明立场。这一招苦肉计用的妙不可言啊!
说什么力劝定王退兵归降,就纪明泽那年迈虚脱的身子骨,只怕还顶不住定王一记杀人的眼刀。定王生平最厌恶的政敌,纪明泽当属第一位,若纪明泽三言两语就能令定王放下屠刀改过自新,岂非鸡蛋里也能孵出凤凰了。
自请前去不过是送死罢了。
阮清如何看不出纪明泽的心思,他这是笃定苏辄不会伤她,方有底气故意作态塑造忠臣形象。只是苏辄也许不会伤她,但冲冠一怒也不是轻易可以湮灭的。纪明泽深受承帝倚重,多年经营几乎把持了大半朝堂,站在殿上的官员,有三分之一都是纪家的狗腿。这也是她为什么没有在一开始就动纪家的原因之一。
既然纪明泽要做戏,那她也不好当面打脸,当给足他体面荣光。便是笑容欣慰和煦道:“纪大人忠君爱国,仁义担当,实为我尧国肱骨栋梁,如何能叫纪大人前去涉险?此事乃是因本王所起,本王断不可畏缩逃避,置圣上,置众位大人的安危于不顾。既然定王公开承诺会退兵,众位大人皆可作证,本王便是不惧一见。若本王真的遭遇不测,未来还要依仗众位大人竭力维护辅佐,保圣上以及尧国江山安危无虞!”
群臣动容,纷纷垂泪感叹摄政王仁义贤德,又一番虚情假意的阻拦劝谏之后,便痛心疾首的目送摄政王携新帝离去。宫中风波未定,众人尚无法离宫,便陆续相携出了大殿,前往议事厅旁边的休憩堂暂时避难,等候最后的尘埃落定。
摄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