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万俟(1 / 5)
天水郡有一家很有名的木器作坊。
张青阳来的时候天水在下雨, 他披上许久没穿过的蓑衣,不禁遥想起他走出小坎庄的时候, 也是这般细雨绵绵。
走进去, 扑面而来木头刨花的香味, 还有清漆的刺鼻味道,一个黑衣伙计走过来脱下手套:“公子是来定做家具吗?”
“不是, 我来定做莲花漏。”
伙计眨了眨眼睛:“莲花要几瓣?”
“九瓣。”
“什么木料?”
“百年黄花梨,渴乌用铜管做。”
伙计一点头:“行,公子您进来挑木料。”打个唿哨, “里面的, 有贵客来了!”
伙计把张青阳带到一间堆满黄花梨木料的仓库里, 长相富态的中年人挺着大肚子迎上来:“是玄衣使大人,您想要知道什么?”
“我想进王家祠堂。”张青阳直截了当。
中年人搓着手,小眼珠转来转去:“王家祠堂啊……这个还有些麻烦,请您先回去稍等几日,有门路了我会派人通知您。”
张青阳一点头,回客栈待了两天, 木器坊的伙计便来了, 还带了一套衣裳和通行铭牌。
他成了给王家祠堂里仆役挑柴火和水的挑夫。
王家祠堂的仆役不多, 地位更是低下,却跟本家仆役养成了臭讲究的一个德行, 一天洗一回澡,两天洗一次头发,尤其是洗头发, 用水量惊人。
辛苦是辛苦,张青阳得以有更多机会出入祠堂。王家祠堂十八进,楼阁殿宇几百间,他进进出出好几回,总算是摸清了祠堂纪念早夭族人的屋子,又偷偷摸摸进了两回,找到了王潮生的木牌。
木牌背面镶嵌着亡者的本命石,王潮生的本命石在幽暗祠堂里微弱的发着光。
王潮生还活着。
张青阳捏着看了会,原样放好溜出祠堂。
他回去通知了木器坊的接头人安排新的挑夫接上,再回客栈给明璜写信:“已确认,王潮生还活着,我将启程去西北陇漠原……”写好后扔出去,目送飞剑消失在远方。
剑识无聊地问:“怎么,你那个朋友还真活着?”
“是啊。”张青阳搁笔,往椅背上一靠,神思不属。
明璜消息灵通,他金丹成就的第二天他就知道了,祝贺后是一通调笑说你怎么这么迟才成金丹,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