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书,新起点(1 / 5)
答应了乔老, 可是徐真真在选择题材上,却有些犯难。
她穿越之前有很多军人题材的电视剧大热, 可是真正的历史题材却少有收视爆炸的, 尤其是讲述先烈们的。
徐真真穿越之前曾经写过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同人, 她很认真地分析过这类电视剧。
像是这类电视剧中收视最爆炸的《士兵突击》, 核心其实并非是军旅。这是一部阿甘式的成人童话:一个笨拙的主角被一群优秀的男人包围,有热血有感动有励志有鸡汤。
男人在其中看见友情和兄弟,女人在其中看见一群优质男人。这部剧是以军旅为载体, 可深究内涵,其实却并没有多少军旅成分。
这样的题材, 更适合电视剧, 编剧是下了大工夫的, 比方说许三多和成才其实就是观众内心的两个极端性格,还有精致得像话剧一样的场景,精准地瞄准了观众的爽点, 是一部标准的男人戏。
可是乔老希望徐真真表现的, 却不是这种披着军旅外衣的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强烈的求认同。
他希望徐真真灌输给每个读者的,是当年先烈们在战场上的挣扎, 是这些人做出的牺牲, 是今天的来之不易。
换句话说, 或许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来形容乔老的内心,更为恰当些。
他说的要给当代少年们心里头寻根, 这个根,不是这些军旅题材电视剧提倡的“友情、热血、信仰”。相反地,这个根是要向过去才能够找到的东西。
是在战争中牺牲的无数先烈,是在时代变革中坚守自己或者随波逐流的悲剧,是累累白骨是如海热血。
这样的精神,往前倒溯几十年,或许很多人懂。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却真的已经仿佛成了上辈子一样的事情。
像是王老和乔老这样坚持的人,反而被当做是老古板、老保守。
乔老坚持不肯坐公家的车,不知道被人笑话多少次了。连徐老太太背后都跟徐真真说过,公家的车不坐白不坐。
这个根,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因为这样,当年先烈们的努力才是真正值得的。虽然他们当年的拼搏就是为了现在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可是总是要有人把这些东西,告诉给他们的。
趁着手上没什么事情,徐真真连着跑了一个月图书馆。
她系统地查阅了一下这个世界的近代史和相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