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077(2 / 4)
陈导演:“您不觉得商业片庸俗吗?”
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文艺工作者对此的态度,商业片是从美国影片被引进国内以后才提出来的概念,指的就是那些卖座的片,有“西部片”,“枪战片”等类目。
这些电影每次在国内的电影院线上热映,都会引来一群国内的电影人在报纸上、杂志上一顿痛批。
骂庸俗这个的还算平常的,很多人甚至说商业片是毒瘤,一味迎合观众喜好毫无下限,国内有个导演拍了一部票房大卖的影片,结果回头在圈内名声一下子变臭了,在自家制片厂的同事面前居然连腰都直不起来。
祝小嘉有时候看着那些痛心疾首的评论都会忍不住笑出声。
这些人大概做梦也想不到几十年后国内会大批量量产烂片,那个才叫毫无下限,连观众都看不下去了。
这个年代的文艺工作者们都还保有一丝清高,从后世来看,这个年代国内的很多电视电影都可以说是精品,祝小嘉隐约记得有一部电视剧里的战争场景甚至是到真的战场上去拍摄的,这种痴狂的劲头大概是后世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陈导演摇了摇头:“庸俗?什么叫庸俗?观众就喜欢看这个,凭什么质疑?电视电影本来就是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而创造的,区别只在于迎合的是那少数人的口味还是大多数人的口味而已,只要质量够好,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比起这个,现在很多制片厂为了完成政治指标拍摄的那些又长又乏味的电影才更应该被称为垃圾。”
这个年代国内的所有制片厂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很多影片都是为了政治指标而拍摄的,不管他们拍的怎么样,最后都有国家来统一包销。
至于怎么包销嘛,组织学生去看,写观后感,各个单位组织单位人员去看,写观后感,反正国内人多,多来几回票房就起来了。
这也是后来国家取消了统一包销的这个政策后,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制片厂渐渐都走向衰败的原因之一。
祝小嘉听到陈导演这么说,心里的那颗石头落了地。
她问:“那如果我想跟着您学……”
要不是为了在陈导演面前刷存在感,祝小嘉也不会坚持这么久的小童星事业。
陈导却摇了摇头。
还不等祝小嘉问,陈导演便说:“你如果真的想进入这一行的话,不如试一试备考首都影视大学,说不定,你还能入白导的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