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宋衑番外一(1 / 4)
秋闱放榜时,宋衑的名字列在第六位,惊了昌邑城中的不少人,尤其是达官贵人。但除了惊异,也有好事者认为,是宋誉特地嘱咐过考官,才能使宋衑有如此位次。
宋誉未曾解释,只向泰禧帝请旨,将前十名考生的卷子并题目一同布告出来,优劣如何,到时一看便知。
至于其余流言,比如考官漏题,卷文代答等,便由御史台接受审理,而宋衡因避嫌,并未参与。
主管昌邑秋闱的程学士,年岁已高,再过上两三年就要回家恩享天寿。不想在这岔口处碰见了此事,气得在御史台吹胡子瞪眼:“程某虽只是区区一介小儒,却也知晓天地尊卑,礼义廉耻。做什么偏偏去给他宋不鸣捧脚?难道程某不要脸面的吗!”
不鸣是宋誉的字,他为官之初,师从文渊阁大学士郑博。郑博与程纪虽算同僚,但因两人所持的古籍观念不同,大半生都未好好说过话,见面时不是嘲讽就是挖苦。
宋衡其时恰好经过,见程老先生鹤发童颜,精神尚好,忍不住摇了摇头。此次主事的杨御史,耳根子怕是要不清净了。
一思一想间,倒让程纪撞见了。老人家看着他,眉心一皱。宋衡以为不好,立刻转身欲走,却被他叫住。
“等等!”
宋衡慢慢回过身,面上挂着笑:“程伯伯。”
“谁是你伯伯。”程纪哼了一声,“程某人可担不起。”
宋衡早年独自开府后,在朝中过得并不顺。朝臣惯会见风使舵,虽不至于冷言冷语,但也绝不会古道热肠,不过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程纪看着脾气古怪,却在他初入仕途时有所指点。
小小恩情,于程纪算不得什么,又或者,他根本未将其放在心上。然而宋衡对他的敬重便是由此起始。
宋衡朝他拱手,笑道:“不知程伯伯有何见教。”
程纪捋了捋胡须,板正道:“替老夫向你的妹妹传个话。”
宋衡挑眉:“请。”
“问她愿不愿意拜入我的门下。”程纪握拳咳嗽了一声,面上难得有些羞恼之色。
宋衡有些意外。程纪乃当世之大儒,愿得其一言者数不胜数,但他却只收过两位学生,寻常人前来求教,他亦总是要将人骂出去。不过一场乡试,衑儿连第一都未取得,如何能入他的眼。
程纪看出他所想,倒是恢复了神色。
“小小年纪,书虽背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