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4 / 7)
样的人,偏偏薛姨娘又不肯听话嫁别人。
一来二去年纪拖大了,本以为哥哥们就此肯改变主意,谁知道他们竟然觉得让她去定北侯府当四老爷的小妾都比嫁给梁秀才当正头娘子好。
薛姨娘起初自然不愿意,可还不等她表态,竟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她便改了主意——若能把这孩子充作四老爷所出,那将来还愁没银子接济梁秀才吗?
那四老爷做她父亲都嫌老,想来也活不了几年,到时候她自然可以与梁秀才双宿双栖。
以前梁秀才曾念诗给她听,有一句叫什么“不在朝朝暮暮”,薛姨娘觉得说得就是这么个意思。
她也是个行动派,主意定下,便裹着包袱进了定北侯府。
只是怎么也想不到四老爷竟然不碰她!
不碰女人纳什么妾呢?
薛姨娘想不通,可到底心虚,一时也不敢擅动。
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她进府没几天,四老爷便战死沙场。
薛姨娘更不怕了——人都死了,还有谁能证明他们没圆房呢。
更妙的是,若是将来生了男孩,岂不是不止是有银子拿,说不定连整个隆盛都能接到手里。
眼看一步步走来如有神助,薛姨娘不甘心此时失败。
可她也没什么好办法,便歪歪斜斜地写了一封信,封了两层信封,让小丫鬟去寄信。
那封信自然到不了人在平城的梁秀才手里,而是被奉命监视薛家的岁岁取走了。
有书信为凭,尚永泰顺利将薛姨娘赶出了门。
至于她今后如何,便不是尚家人关心的了。
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都已经逐步解决,定北侯府的日常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尚永泰最操心的便是其姝的婚事。
爵位有了,守灶女的身份也确定了,那么就得好好的给女儿物色一名赘婿。
他相来看去,最后挑中了观言。
一来听其姝母女说起平城出事后观言的种种表现,觉得这孩子有情有义,知恩图报。
二来,从极现实的方面考虑,观言比其姝小三岁,民间向来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所以并不会不匹配。再加上女大男小,等观言真正可以开始涉及票号事务时,已是几年后,其姝在票号根基立稳,有足够影响力,不需担心赘婿越过妻子,图谋不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