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界新秩序(终章)(2 / 4)
著士兵。英国人宣布取消这支军队,且对这些士兵进行调查,有几名士兵甚至因为未能提供自己不在场的证据,直接被处以绞刑。
一石激起千层浪,殖民地的土著军队解救了倒霉的被囚禁的士兵,宣布起义。
由于殖民当局力量不足,根本无力阻止起义力量的壮大。这支起义军终于进入了德里,并拥戴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复位。
这时候,新华夏与大明不失时机的马上宣布,承认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为印度合法的皇帝,并提供武器支援。
两大强国迅速有力的支持,让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巴哈杜尔如同吃了定心丸,也开始宣扬自己印度皇帝的合法性,号召全印度人民一同起义,反抗英国的“暴政”。
随后,印度各地掀起了反英大起义,短短半年时间,就使得英印殖民当局陷入瘫痪,最后只能龟缩在加尔各答这个英国最早的印度殖民据点。
内有数量庞大的印度起义军,外有新华夏与大明的舰队虎视眈眈,当地仅有的千余名英军最后还是在1839年宣布投降。由此,印度终于可以骄傲的宣布,印度人民也站起来了。
只是,新生的莫卧儿王朝有些先天不足,虽然名义上是全印度的皇帝,但是其实际控制区只是得力为中心的印度北部地区,相当于后世印度面积的三成左右,其余大部分地区还是处在各地王公手里。有些骄傲的巴哈杜尔武力讨伐这些胆敢不服从自己的王工。然而巴哈嘟儿也有印度人的通病,显然高看了自己,低估了敌人,宣称十万的大军,面对章西王公为首的仅仅三万不到的反抗军,竟然是惨败而归。治理的失败直接导致新生的莫卧儿王朝摇摇欲坠,急需外来支援。
新华夏显然对印度的内务十分感兴趣,积极参与调停。
按照新华夏的建议,印度主要按照莫斯林与印度教人口分布,划分为两个王国,另外,印度教本身也是矛盾重重,又被大致分割成了五个区域,规定这五个王公虽然宣誓效忠印度皇帝巴哈杜尔,但是依然直接掌握自己的领地,皇帝也不能干涉自己对领地的控制。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这五个王公还组成了印度王公会议,可以监督国王权利的行使。
于是,印度在1840年2月5日,宣布正式独立,成为了一个松散的联邦制国家。
这直接让还在全力备战的英国傻了眼。可以说,有新华夏与近在咫尺的大明的支持,英国想要再次殖民印度已经近乎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