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战前夕(3 / 4)
国的米字旗在殖民地将永升不落。
其实论起海军实力,还是西方列强更加强大。比如,经过多年努力,英国有大小铁甲舰船四百余艘,法国有二百余搜,荷兰二百余搜,西班牙接近三百艘,总数量是大明与新华夏总和的接近2倍,总吨位则是1.5倍。
论起海战经验,西方国家更是远超大明甚至新华夏。论造船技术,虽然依然是新华夏最为先进,但是大英帝国虽然依旧装备的是蒸汽机,比不上新华夏蒸汽轮机的效率,但是输出功率方面已经不再落后,舰船吨位也相差无几,最多是因为燃烧效率较低而耗费更多的燃煤,但这对于海军基地遍布全球的西方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如此种种,西方列强对于此次海战期待已久。
只是,他们错估了大明参加海战的决心。在他们心目中,大明一向是保守的代名词,在他们眼中,陆地上的利益远远重于海洋。虽然吕宋也让大明获益良多,但在大明心目中,永远是可以舍弃的,从他们海战稍有失利就放弃霸占整个吕宋就可以看得出来。
只是他们忽略了,在东方国家,谋略有时候比实力更加看重。大明政策保守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雄心壮志,只是实力不允许罢了。现在,新华夏显然通过价值不菲的利益交换给了大明极大的勇气与决心,并通过先发制人式的打击掌握了先发优势。
这时候,英法等国才开始焦急起来,对海军进行了总动员。但是,在平时,为了便于不放与训练,即使是主力舰队也是分散在数个港口,更何况还是四个国家的联合舰队,准备起来就更加繁琐了。
英国不愧是海军强国,对于海军训练最为规范,甚至显得教条,却也因此很容易从平时的状态转变为临战状态。再加上英国本土狭小,即使相隔最远的几个主要港口,也不过六七百公里,也就是舰队以巡航速度一天一夜的时间。
因此,大英帝国从南吕宋爆发海战的信息传到西方以后,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已经集合了自己的主力舰队,已经可以整军出战了。
只是,面对大明与新华夏这两支世界排名前三的海军强国,自己也很难独立对抗。再说,即使自己能够独立对抗,也不可能就自己一家出兵,否则,即使战胜也是惨胜,必然导致自己实力大损,从而便宜了其余西方列强。
如此,派出了大量的信使前往其余国家催促他们尽快做好出征的准备。
这时候,英国人才发现,比起自己,其余列强的海军真可以用渣来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